五月份的沈阳和柏林,一起陷入了忘情的欢呼声中。
苏联战争从1940年1月1日爆发,至此时的5月底,五个月的战争中,苏军在欧洲战场上被德军消灭了300余万,在亚洲战场上被北华军消灭了150余万,苏军还损失了1万多架飞机、1.2万辆坦克、4万多门火炮,苏联红军的正规军部队几乎已经不复存在。德军全面占领了乌克兰地区,随即又在五月底兵不血刃地占领了白俄罗斯地区,占领的苏联领土面积达到80余万平方公里;北华军则占领了苏联在新西伯利亚以东的全部领土,这片巨额领土的面积占苏联全国整整一半,但由于北亚地区过于辽阔且气候恶劣、地广人稀,因此北华军实质控制的是靠近中国边界线、纵深一千公里以内的地区,而一千公里以外直至北冰洋的北亚腹地暂时无法控制。北华军在名义上占领了三分之二个北亚(总面积1000万平方公里),实质控制地区总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
苏联战争爆发才短短五个月,辽德同盟便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战果,令举世震惊。
6月1日,克里姆林宫。
“同志们...”紧急召开的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斯大林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般憔悴不堪、老态龙钟,他的语调和握着烟斗的右手都在微微颤抖,“我提议,在会议正式召开前,我们先为前线死难的烈士们默哀一分钟。”被誉为“钢铁巨人”的斯大林似乎真的已经濒临崩溃了。
笼罩在会议现场的,是铁块般沉重而冰冷的气氛。
“远东军区、外贝加尔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全部撤销,并入乌拉尔军区,乌拉尔军区和中亚军区一起合力抵御北华军的侵略;基辅军区和东欧地区的各个军区全部撤销,重新建立西北军区、西南军区、莫斯科军区,这三个军区一起合力抵御德军的侵略;外高加索军区和北高加索军区合并为高加索军区,负责对土耳其的防御以及协同东欧三军区对德作战。”斯大林的声音沙哑而苍老,“同志们,我们已经丢失了基辅,丢失了新西伯利亚,我们不能再继续后退了,不然,莫斯科将会遭到敌人的两路夹击,到那时候,苏维埃和我们伟大的布尔什维克事业都真的要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里了!”
会场仍然是死水般的死寂,参会众人无不脸色灰暗。
“斯大林同志...”铁木辛哥开口道,“德军很快就会发动新的进攻,莫斯科极有可能就是德军的下一个目标,但我们在东欧的主力军都已经损失殆尽,目前只剩下列宁格勒地区和芬兰战场上的部队了。我提议,立刻把那些部队调到莫斯科,做好保卫莫斯科的准备。”
沙波什尼科夫苦涩地道:“我们这个时候撤兵,芬兰人肯定会趁火打劫的...”
“列宁格勒虽然重要,但没有莫斯科更重要。”铁木辛哥低沉地道,“目前,保住莫斯科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他知道这是拆东墙补西墙,但也没有其他办法。
“铁木辛哥同志言之有理。”斯大林点点头,“芬兰人有什么要求,就暂时满足他们吧!”他扫视了一下现场,突然提高声音,激动地道,“同志们!此时此刻,正是考验我们的关键时候!我们绝不能沮丧!绝不能绝望!绝不能丧失对胜利的信心!因为苏联的一亿九千万人民需要我们坚强起来!需要我们振作起来!陷入敌人占领区内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还在等着我们去拯救他们!我们必须要咬牙坚持下去!同志们,虽然我们屡战屡败、损失惨重,但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们却用生命和鲜血为祖国赢得了宝贵的五个月的时间!在战前,由于全体苏维埃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而战争爆发后的这五个月内,我们在东欧地区的工业设备大部分已经安全地迁移到了高加索地区、顿河地区、乌拉尔地区。此时此刻,无数的工人和农民正在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着,为前线的红军将士们源源不断地制造着武器、生产着粮食。同志们!虽然世界各国都对我们袖手旁观,但我们身后有一个巨人在支持着我们!那就是伟大的苏联人民!我们英勇不屈的精神是远比侵略军强盗们的飞机、坦克、大炮更加强大的武器!”
斯大林的声音微微有点哽咽起来:“同志们,在1月1号之前,我们做出的种种努力和种种让步都是为了让苏维埃和苏维埃人民不被卷入战争之中,这一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人民都可以为我们作证!但是,侵略者集团却卑鄙无耻地背信弃义,他们甚至妄图灭亡掉我们!但他们想要灭亡的是怎样的一个伟大民族呢?这是一个诞生了库图佐夫、苏沃洛夫、普希金、托尔斯泰、列宾、苏里科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等众多伟大人物的伟大民族!他们怎么可能会获得胜利?!”
“同志们,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历史上最凶残的敌人,我们肩负着历史上最光荣的任务!因为我们不但要捍卫苏联,还要捍卫布尔什维克的火种!”斯大林的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我坚信,胜利最终属于伟大的苏联人民和英勇无畏的苏联红军!因为苏维埃是不可战胜的!苏联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面对着空前的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和战时领导国家的特殊机构“苏联国防委员会”在会议上成立,就任国防委员会主席的斯大林立刻向全国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他阐述了辽德同盟正疯狂侵略苏联的严峻现实,号召全体苏联人民团结起来,为保卫国家而奋勇战斗和努力工作。同时,苏共中央对外宣布,将抗击辽德同盟入侵的这场战争称为“卫国战争”。
苏联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而辽德同盟则欢声雷动、实力暴增,五个月来的战争和一系列的重大胜利让辽德联军在苏联领土上掠地千里、战果丰盛,并急剧地提升了辽德同盟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远东大捷和基辅大捷的消息传遍世界后,眼看苏联丧师失地、濒临灭亡,夹在德国和苏联之间的波兰彻底坐不住了。在德国的百般利诱拉拢下,波兰政府于6月3日宣布废止《英波同盟协议》和《法波同盟协议》,退出英法同盟,加入辽德同盟,并对苏宣战。
波兰加入辽德同盟,不完全是德国的威逼利诱,也跟波兰本国历史和利益有关。波兰跟芬兰一样,在俄罗斯帝国时期被沙俄殖民占领,苏联推翻沙俄以及苏俄陷入内战时,波兰跟芬兰一样,趁机摆脱了沙俄的统治,恢复独立。独立后的芬兰雄心勃勃,准备收复历史上被沙俄占领的东部国土,继而爆发苏波战争。波兰曾占领苏联西部约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随后遭到苏军反击而沦丧。反击波兰的苏军由图哈切夫斯基率领。收复被波兰占领的领土后,图哈切夫斯基准备一鼓作气直接灭亡掉波兰,把波兰并入苏联版图。波兰军队在统帅毕苏斯基的率领下,与兵临波兰首都华沙城下的苏军爆发一场决定波兰命运的大战。波军大获全胜,击退了苏军,从而避免了波兰被苏联吞并的命运。当然,波兰原本收复的领土没能再收回来。
毋庸置疑,波兰对苏联毫无好感,一方面是因为领土的沦丧,一方面是当年险些被苏联灭亡的仇恨。波兰夹在德苏两大强国之间,不得不与英法签署军事同盟协议,此时看到苏联摇摇欲坠,德国越战越强,波兰政府自然改变了主意。逻辑是现成:波兰继续死守跟英法的同盟协议,什么好处都得不到;如果拒绝了德国伸来的橄榄枝,必然凶多吉少,毕竟德国已经三面包围了波兰,德军的强大战斗力也在德苏战争中一览无余,波兰拒绝德国的加盟邀请简直就是“不识抬举”,一旦德国入侵波兰,英法也很难给予波兰强力支持;而另一方面,波兰也渴望扩大领土,不过,波兰的西边和南边都是德国领土,波兰肯定无法向西边和南边扩张,只能向东边扩张,东边是苏联,是波兰的死敌,波兰投靠德国,既能参加瓜分苏联的盛宴,满足扩张领土的愿望,也能为之前险些被苏联灭亡的旧账报一箭之仇。
这么多好处加在一起,波兰政府不动心是绝不可能的。
面对波兰主动的投怀送抱,德国高层大喜过望,立刻接纳波兰加入辽德同盟。波兰加盟后,德国的军队和物资就能非常方便地通过波兰领土进入苏联战场。而波兰政府在加入辽德同盟后也非常积极,宣布调动50万军队参加对苏作战,报酬自然是希望德国能瓜分一大块苏联领土给波兰。
德国和波兰简直是一拍即合。双方迅速签署了军事同盟协议,波兰把德国的但泽地区归还给德国,使得德国的德意志本土和东普鲁士彻底连成了一片。波兰虽然丧失了唯一的出海口,但作为补偿,德国允许波兰和德国“共同使用但泽沿海地区”,并且把当年波兰占领的那10万平方公里的苏联领土瓜分给波兰,如果波兰在苏联战争中表现出色,那德国还会再瓜分苏联领土给波兰。
顿时,柏林和华沙一片欢腾。
看到波兰加入辽德同盟后一下子就捞到这么多好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三国也急急忙忙请求加入辽德同盟。这三国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长期受到苏联的威胁,对苏联素来充满恐惧和憎恨,再加上利益的诱惑,此时都加入辽德同盟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消化如此巨大的战果以及产生的官兵伤亡、物资损耗等问题都亟需解决,因此联军对苏联的进攻在远东大捷和基辅大捷后都开始停顿了下来,张学良命令北华军参战各部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休整并重新恢复战斗力,以进行第二阶段的作战”,前线的北华军将领们对此都十分赞同,因为经过三个月的大兵团高强度作战后,参战各部都精疲力竭,武器弹药、辎重物资、燃油粮食等方面的消耗都十分巨大,辽阔的占领区内还有大量苏军散兵游勇和抵抗分子没有扫除。但德军最高统帅希特勒则被巨大的战果迷醉得有些飘飘然,欣喜若狂的他敦促部队继续进攻,争取一鼓作气彻底打垮苏联。
在第二阶段的对苏作战问题上,北华和德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