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和希特勒以及两人的随从要员们纷纷乘上汽车,希特勒容光焕发地拉着张学良跟他坐在同一辆车,一路上说个不停,旁边的翻译也跟着翻译个不停,无非就是一些客套话,但确实都是出自希特勒肺腑的。张学良暗暗都想笑:你有没有搞错?你家明明是在着办丧事,我是来参加葬礼的,不是来参加婚礼的,你搞这么花花绿绿的,哪里还有什么办丧事的气氛?
希特勒对张学良可谓热情至极,他甚至都没有安排张学良去住酒店,而是直接在他的总理府里给张学良安排了一个套房,并给张学良的随从们也提供了住所,张学良的卫兵虽然住在外面,但可以凭借证件而自由出入总理府。正在德国的商震和顾维钧也随后赶来并住在张学良的隔壁房间,跟张学良一起从沈阳来到柏林的,主要是翻译陆征祥、机要秘书王卓然、副总参谋长蒋百里、陆军总参谋长杨杰等人,以及二老婆谷瑞玉,她纯粹是为了游玩凑热闹。不过阴差阳错,谷瑞玉在柏林期间居然跟希特勒的情侣爱娃布劳恩发展成了“异国闺蜜”,两人不但互相交换礼物,还经常一起结伴去逛街,亲热得无话不说,这倒让张学良大为意外。
虽然张学良是希特勒的头号贵宾,但毕竟他是德国元首,每天都要日理万机,同时来到柏林参加威廉二世葬礼的外国领导人也不少,希特勒肯定要去忙着接待,所以不可能一直在张学良身边,这让张学良松了一口气。
由于沈阳是距离柏林最远的外国首都(首府),因此张学良也是贵宾里最后一个抵达的,所以在第二天,威廉二世的灵柩就正式举行下葬仪式了。这位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最后一位也是德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王的入土为安,宣告着德国一个历史的结束。其实,威廉二世跟希特勒的关系也不错,在希特勒白手起家时,给他最大资助的人是张学良,其次就是威廉二世。威廉二世在世时,对希特勒解决了德国的贫穷和落后而深感欣慰,对德军在苏联战争中的辉煌战果也欢欣鼓舞,希特勒在上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威廉二世麾下百万大军里的一个小小的下士,再加上威廉二世在总体上还算是一个比较英武的皇帝,所以希特勒对威廉二世也很尊重,只是希特勒没有帮助威廉二世复辟王朝,这是威廉二世最大的遗憾。由于尊重这位前朝皇帝,所以希特勒风光大葬了威廉二世,葬礼上宾客云集,张学良也在贵宾队伍里给威廉二世的墓碑敬献了花圈。
由于希特勒只是给威廉二世举办葬礼,所以英、法、美等国都不是最高领导人亲自来,只是派来一个外交部长之类的高层代表,土耳其派来了总理杰拉勒拜亚尔,德国的十二个仆从国则来的都是最高领导人,包括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虽说墨索里尼是意大利头号人物,张学良只是中国的二号人物,但参加宴会时,张学良的座位是排在仅次于希特勒的第二个的,第三个才是墨索里尼,第四个是杰拉勒,第五个是西班牙最高领导人佛朗哥。
流水线般的程序后,威廉二世的葬礼就算是正式结束了,其实参加葬礼的各方代表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当晚,酒足饭饱的张学良回到住所,谷瑞玉还没有回来,估计又跟爱娃不知道跑到哪里参加舞会去了,倒也让张学良耳根清净。正当张学良准备泡个澡时,商震推门而入:“少帅!希特勒元首来了。”
“来的还真是快啊!”张学良在惊讶中打起精神:“快迎接。”
带着光彩照人的笑容,希特勒走进了张学良的房间,并且是一个人,几个随从都留在了门外。张学良知道,希特勒这是要跟自己“掏心窝”地说心里话了。房间里只剩下三个人,张学良、希特勒、陆征祥。
张学良和希特勒都不是喜欢说废话或说话拐弯抹角的人。来到柏林后,张学良非常“有幸”地亲耳听到了希特勒著名的演讲,手舞足蹈、口若悬河,这就是希特勒的演讲给张学良留下的印象,但非常值得肯定的是,希特勒的演讲虽然也是长篇大论,但却不是后世中国官员们的那种废话连篇,希特勒说的每句话都非常有煽动性和感染力,具有很高的演讲水平,再加上他那慷慨激昂的语气和花样繁多的手势,进一步地增加了“蛊惑人心”的效果,这也是希特勒为什么能位列“世界十大演说家”行列的原因。用中国话来说,希特勒“妖言惑众”的能力非常强,这也是他从一个小人物爬上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资本,也是他把德国民众鼓动得如痴如醉的特殊能力。
双方对要谈的事情都心知肚明,因此完全没有遮遮掩掩的必要,所以在简单的寒暄客套后,两人单刀直入、开门见山。
“张将军,您对世界局势接下来如何发展有什么看法吗?”希特勒意味深长地问道。
“元首阁下,世界局势接下来如何发展,难道不是您主导的吗?”张学良也意味深长。
希特勒心领神会:“张将军,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张学良直奔主题:“元首阁下,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我们的合作很美好,我一直把您当成私人朋友,希望您直接回答我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好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将军,您尽管问吧,我一定给出真诚的回复。”
张学良直视着希特勒的眼睛,缓缓地道:“德国是不是打算对英国和法国开战?”
希特勒也看着张学良,顿了几秒后,给出了最终的答案:
“是的。”
张学良很惊奇自己在获得最准确的答案后居然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事后想了想,张学良回过神来,其实自己很早之前就判断出希特勒会继续发动战争,潜意识已经认同了这一点,只是自己还有些不愿意相信,所以才找一些站不住脚的理由来试图推翻这个结论,从而让自己似乎陷入了“猜测”中,但实际上,结论其实早就有了,所以现在得到希特勒的亲口承认,张学良并不意外,因为根本没有必要意外:希特勒在获得一场胜利后会为了获得下一场胜利而继续发动战争,这不是很正常吗?
深深吸口气后,张学良问道:“元首阁下,您难道不知道对英法开战极有可能会让美国也卷进战争吗?”
希特勒很平静地点头:“我当然非常清楚这一点。”
“那您还做出如此的决定?”
“因为德国现在空前强大,根本没有必要害怕美国人。为了让日耳曼民族争取到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并且雪洗上次世界大战的仇恨和耻辱,即便有一些风险,也是值得冒的。”
“如果...”张学良的语气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如果北华退出辽德联盟呢?”
“如果这样...”希特勒的语气也有一丝微妙的变化,“我仍然会继续下去。”
张学良在心里轻轻叹口气,他知道,接下来的一切都已经成定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