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战争结束后,乌克兰、罗马尼亚、芬兰、波兰、波罗的海三国都在苏联的尸体上分了一杯羹,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西班牙、葡萄牙这五国跟原苏联并不接壤,所以没有分到新领土。此时,德国为了安抚这几个伙伴国家,因此便把南欧分给了它们。当然了,德国自己也要在南欧进行扩张。德国把南斯拉夫的最西北部纳入了德国版图,使得德国获得了在地中海的出海口,这是非常宝贵的一个战略利益;匈牙利也在南斯拉夫北部分到了一块新领土,从而使得原本是内陆国的匈牙利也获得了在地中海的宝贵出海口;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都分到了南斯拉夫中部的“长条状”新领土,使得这两国横跨黑海和地中海,也在地中海获得了宝贵的出海口;意大利得到了很早之前就垂涎三尺的阿尔巴尼亚,同时分到了南斯拉夫中南部的一块土地,刚刚加入德国阵营的希腊分到了南斯拉夫南部的一块土地。说到底,南斯拉夫地区民族问题尖锐、社会动荡、经济落后,资源也不是特别丰富,本来没什么油水,但南斯拉夫拥有通往地中海的出海口,所以这是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在瓜分南斯拉夫的过程中得到的真正好处,这四国通过瓜分南斯拉夫得到了地中海的出海口,特别是匈牙利,兴奋得更加是举国欢腾,对于一个内陆国来说,没有什么比出海口更宝贵的了(颇为讽刺的是,当初德国就是借口保护阿尔巴尼亚而对意大利下手,但此时却又把阿尔巴尼亚分给了意大利)。
希特勒拉拢人心的办法确实非常有效,瓜分南欧地区使得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对德国更加死心塌地了,原本对德国的稍许不满也都烟消云散了,墨索里尼在尝到甜头后对希特勒唯马首是瞻。当然了,南斯拉夫也不是一块肥肉,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解放军”随即在南斯拉夫的山林地区展开游击战,让瓜分了南斯拉夫的几国都头疼不已,不得不抽调大批兵力围剿那些无孔不入的游击队。
在瓜分南欧的过程中,希特勒接受了商震的提议,出动空降兵和精锐部队,控制了希腊的克里特岛和地中海中部的马耳他群岛,把这两个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的岛屿建设成了德军在地中海内的“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以及欧洲与北非之间的海上运输中转站,同时在这两个地方修建基地的德国空军,飞机可以覆盖整个地中海,为德军接下来进军北非奠定了基础。
截止1942年的夏天,整个欧洲除了瑞士、英国、爱尔兰、冰岛,其余地区都已被德国所控制,要么是德国的领土,要么是德国的仆从国或保护国,并且爱尔兰还跟德国暗通曲款。德国彻底独霸欧洲大陆,除了瑞士这个永久的中立国。瑞士在被德国四面包围的情况下虽然调动了四十万大军来防备德国,但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允许德国使用瑞士的交通网等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里需要指明一点的是:“仆从国”和“保护国”是两个概念,仆从国是完全听命于宗主国,军队也要跟着宗主国军队一起打仗;保护国是在解除武装后被纳入宗主国势力范围圈内的“中立国”,基本没有军队,军队也不需要跟着宗主国军队一起打仗。如果宗主国被打败了,仆从国因为曾经为虎作伥也要被秋后算账,保护国则不会被追究责任。比如此时的意大利、芬兰、西班牙、罗马尼亚等国就是德国的仆从国,而瑞典、丹麦、法国、荷兰等国就是德国的保护国。
德国此时的成就在欧洲历史上确实是史无前例,就连拿破仑都未曾达到希特勒的地步。在北华高层里,希特勒得到了一个很恰如其分的外号:“欧洲的秦始皇”。
对于北华的拉拢,德国几乎是下足了血本,虽然张学良已经坚定决心不跟德国继续打世界大战了,但北华军政高层里的很多人都动心了。“跟德国继续联手,消灭英国!”这已经是北华军里的一个越来越响亮的呼声,不少高层将领也都赞同这一点。对此,张学良声称“我们的国土已经足够辽阔了,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全国百姓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切记,国虽大,好战必亡!”
因为张学良的巨大威望,所以这个求战的声音暂时被勉强压了下去。
不管怎么样,面对德国丢出来的巨大诱饵,北华确实很动心。德国虽然向法国承诺“德国尊重法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不要求法国割让领土或转让殖民地,法国的全部领土和法国的全部殖民地仍然属于法国政府”,但说起来是一回事,实际上又是一回事。德国肯定不会让法国割让本土,毕竟这是法国人的心理承受底限,但对于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用威逼利诱的办法,自然让法国不得不俯首帖耳地乖乖听话。
新的法国政府在德国的威逼下被迫对外宣布:法国已经退出战争,成为永久性中立国,以后不再参加世界大国之间的各种争斗,法国政府接下来的目标是让法国民众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为达此目的,为了获得外汇收入,再加上法国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中耗资巨大,又欠下德国巨额的战争赔款,所以,法国政府准备以800万美元的价格把法国的四块殖民地出售给中国,分别是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以及非洲最大的岛屿、位于印度洋西南的马达加斯加岛与其附属岛屿;另外,法国既然已经不再参加战争,那么保留原先的武装力量也已没有必要,法国海军愿意以每艘100万美元的价格,把法国海军的敦刻尔克号战列巡洋舰、斯特拉斯堡号战列巡洋舰出售给中国海军。
面对这个巨大的诱惑,张学良忍住心动,不予理睬。
国际外交上因此而出现了很荒唐的一幕:法国政府把自己的殖民地和军舰以白菜价格出售给中国,甚至是哭着喊着求中国买下,而中国面对这种一本万利的大好事却是爱理不理。
解决了南欧后,希特勒发现张学良竟然“坐怀不乱”,随即加大了引诱张学良的筹码。
在德国的操控下,荷兰政府石破天惊地宣布:荷兰已经退出战争,成为永久性中立国,以后不再参加世界大国之间的各种争斗,荷兰政府接下来的目标是让荷兰民众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为达此目的,为了获得外汇收入,再加上法国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中耗资巨大,所以,荷兰政府准备以300万美元的价格把荷兰东印度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群岛)全部出售给中国。
很显然,荷兰政府也是被迫的,否则荷兰政府即便是穷困潦倒或是脑子进了水也不可能以区区300万美元的价格就把印尼群岛给卖掉,甚至,荷兰政府的公开声明跟法国政府之前发布的公开声明简直是一模一样。毋庸置疑,这都是希特勒在“借花献佛”地引诱着北华。
国际上的反响自然是举世大哗。在英国的“自由法国”政府首脑戴高乐和在英国的荷兰女王威廉明娜都严词驳斥了被德国操控的法国政府和荷兰政府,声称伪法国政府和伪荷兰政府的对外公文都不具备法律效应。而英国政府的反应更加强烈,甚至露骨地宣称,中国(北华)如果“购买”法国和荷兰的殖民地以及军舰,就等于同大英帝国宣战。
“希特勒好高明的一招啊!”张学良的办公室里,徐永昌露出苦笑,“简直是一箭双雕!希特勒此举,既能引诱我们再次参加战争并跟德国再次结盟,同时也不动声色地恶化了我们跟英国的关系,迫使我们对英国开战。这样,我们还是又跟德国结盟了。好一招二桃杀三士!”
“希特勒拿出这么大的血本给我们,也只是借花献佛罢了!”蒋百里笑道,“法国的这四块殖民地和荷兰的印尼群岛,德国都是鞭长莫及,虽然德国已经征服了法国和荷兰,但却没有办法吞了这五块殖民地,索性就把这几块鸡肋变废为宝,作为诱饵来送给我们了。况且,德国的利益主要在欧洲和非洲,对亚洲不感兴趣,希特勒老早就说要把整个亚洲都分给我们,因此他现在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错。”杨杰点头,“从欧洲通往亚洲的苏伊士运河可是掌握在英国人的手里,所以,德国没办法吞并苏伊士运河以东的法国和荷兰的殖民地。你们看到没有?德国海军虽然吞并了意大利海军和法国海军,整体规模已经不逊于英国海军,但是,意大利海军和法国海军都在地中海,而地中海东边的出口苏伊士运河和西边的出口直布罗陀海峡却都在英国人的控制中,所以英国人只要死守住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意大利海军和法国海军就无法跟德国海军一起参加对英国本土的攻击,只能被锁在地中海里,而地中海就成了意大利海军和法国海军的天然大囚笼。因此,德国海军想要攻击英国本土,必须先要夺取地中海的两个出口。”
“所以,德国控制了南欧和马耳他群岛,这是攻击地中海两个出口的前提。我认为接下来的德英海军之战并不会发生在英吉利海峡,而是在地中海,在直布罗陀海峡。”蒋百里分析道,“德国海军的规模只有英国海军一半,靠德国海军想在大西洋消灭英国海军是非常困难的,德国必须夺取直布罗陀海峡,把意大利海军和法国海军‘放出来’,放到大西洋里,三国海军合兵一处,取得规模和兵力上的优势,才能打败英国海军。别忘了,美国的大西洋舰队随时都会增援英国海军。”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徐永昌和杨杰都点头。
张学良苦笑:“希特勒为了引诱我们,简直是穷尽解数啊!你们说说,我们怎么办?”
徐永昌道:“拿,我们肯定拿得下,凭英国根本挡不住我们!最重要的是...”
“呯!”办公室的房门被风风火火地推开,北华陆军总司令杨宇霆一脸复杂神色地大步流星走进来:“少帅!最新情况!土耳其倒向德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