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军对菲律宾展开大规模全面进攻的这天,是1943年的春节。在进攻的前一天晚上,数十万前线官兵在异地他乡、在军舰上、在机场上享用了一顿丰盛的除夕年夜饭。次日凌晨,南海的北部、西部海域都被遮天蔽日的机群的铺天盖海的舰队给覆盖了,北华军于春节这天在菲律宾正式展开登陆。响彻云霄的飞机轰鸣声和震撼海天的军舰破浪声令参战的官兵们无不热血沸腾,三军官兵都充满了必胜信念。实际上,北华军在这场战役里几乎拥有全部优势。
菲律宾总面积30万平方公里,由7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大致上分为三部分:北部的吕宋岛及其附属岛屿、南部的棉兰老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中部的米沙鄢群岛。其中,吕宋岛是菲律宾的核心所在,它是菲律宾群岛里面积最大、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全国50%的人口以及首都马尼拉都在吕宋岛上,拿下吕宋岛,基本上就等于拿下了菲律宾。实际上,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力量有十分之九都部署在了吕宋岛。美军在菲律宾的航空力量此时已经完全丧失,海军力量除了一二十艘潜艇以及那三艘已经逃之夭夭的航空母舰外(这三艘航母有六艘驱逐舰与之一起撤离了马尼拉湾),也基本上损失殆尽,但美军在这里的陆军部队还是很可观的,包括5个师、6万美军以及20个师、18万菲律宾军,坦克三四百辆,少部分是谢尔曼中型坦克,大部分是M-3斯图亚特式轻型坦克。美军自身基本是齐装满员,都接受过训练,但没有实战经验,菲军则装备简陋,严重缺乏训练,实战经验更是完全没有。辽美关系恶化之前,菲军只有正规军1.2万人,民兵11万人,麦克阿瑟匆匆忙忙进行扩军,虽然扩大了菲军的规模,但在这同时,自然也使得菲军原本就堪称低劣的战斗力进一步被“稀释”了,完全是一群不折不扣的乌合之众。
北华军对菲律宾的进攻,预计投入1个海军陆战师、3个陆军山地步兵师,12万兵力,基本没有机械化部队参战,因为菲律宾是群岛,地形也以山林沼泽为主,装甲师和机械化师在这里没有用武之地,山地师反而能大显身手,但这4个师也都拥有机械化力量。参战部队分别是第202海军陆战师、第102山地师、第103山地师、第104山地师。由于北华军在苏联战争结束后已经撤销了“军团”、“集团军”、“军”这三级编制,部队以“师”为单位进行常规驻扎(实际上,北华军的一个师在规模上跟一个军差不多),因此进攻菲律宾的这四个师重新被编为第1军,军长由冯占海中将担任,副军长由何柱国中将担任,参谋长由冯占海当初在中亚战场上一手提拔起来并在马来亚战事中锋芒毕露的喻超白少将担任。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第1军的4个师长、16个团长,清一色都是“零零后”,都是北华军少壮派青年将领。
若以1900年为分界线,出生于1900年之前的北华军将领就可以被归类为“老派将领”,而出生于1900年之后的北华军将领就可以被归类为“新派将领”。在张学良刚刚执政东北时,北华军(东北军)的高层将领里几乎都是老派将领,中高层将领里绝大多数也都是老派将领,而在此时,无论是陆军、海军,还是空军,高层将领里超过三分之一是新派将领,而中高层将领里则几乎全都是新派将领。北华陆军里,军级将领约有30%是新派,师级将领约有60%是新派,而团级军官则超过90%都是新派。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原因也很简单,经过辽日战争和辽苏战争的洗礼后,因为战争思想、军事理念、指挥水平、治军能力等各方面跟不上时代的老派将领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通过学习来完成“转型”,一条就是被淘汰,毕竟实战才是检验军人能力的最好筛子,这两场大战下来后,有三分之一的老派将领完成“转型”,另外三分之二则黯然退伍。这些离开军队一线岗位的老将领们要么领取一笔丰厚的退休金和一大片田地后解甲归田,要么从政、从商,要么去预备役部队里负责练兵或专职去参加军队的后勤建设等非战斗事务,毕竟北华军除了几百万正规军外,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预备役部队。在这同时,新派将领们则迅猛崛起。老派将领在实战中被淘汰时,层出不穷的后起之秀正好在实战里得到了磨练和检验,继而便前赴后继地取代了老派将领的位置,从而对北华军完成了新鲜血液的更新换代。这些被称为“零零后”的少壮派将领有四个共同点:一、基本上都是东北讲武堂毕业的;二、都对张学良都有着发自肺腑的狂热崇拜和绝对忠诚;三、思想激进,绝大多数都是“大中华主义者”;四,都有能力,都曾在战争里通过了实战考验。
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东北讲武堂此时与德国柏林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并称“世界四大军校”。而在之前,世界四大军校是: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法国圣西尔学校,另外,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日本江田岛海军兵学校也曾上榜,但实战证明:苏军、日军、法军不敌德军、北华军,因此东北讲武堂和德国柏林军事学院自然而然地便取代了苏联军校、法国军校以及日本军校在世界上的地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菲律宾战役,是北华军少壮派将领再次崭露头角的实战舞台。
冯占海在苏联战争后有了个绰号,叫“北华军的伦德施泰特”,因为冯占海的性格跟德国陆军元帅伦德施泰特十分相似。在德军高层内,有人认为伦德施泰特才能并不出众,因为他经常性地把指挥权和策划权都交给自己的下属,甚至他都没有仔细看过很多需要他批阅的文件,而也有人认为伦德施泰特其实是很了不起的人,因为他并不过多地干涉下属,用自己对下属的信任而充分地让下属展现自己的能力,从而让有能力的下属得到实战发挥和证明自己的机会。冯占海也一样,他的下属跟伦德施泰特的下属一样,都认为自己的长官是非常好相处的人,对各种建议都能做到从善如流,从不打压下属,也不独断独行,这样的良好作风自然刺激了下属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了新人才。在眼下的菲律宾战场上,冯占海基本上对喻超白等年轻军官们“言听计从”,让他们充分放开手脚去大干。
根据喻超白等人制定的作战计划,由于菲律宾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完全在北华军的手里,因此北华军兵分三路地在菲律宾登陆,第一路是重点,投入两个陆战团,在吕宋岛最北部的拉瓦格地区登陆,第二路是辅助,投入一个陆战团,在菲律宾群岛中西部的民都洛岛登陆,第三路也是辅助,也投入一个陆战团,在吕宋岛东南部地形最狭长的乌尼桑地区登陆;陆战师的四个团分成三路登陆后,陆军三个山地师继而全部都在吕宋岛最北部的拉瓦格地区登陆。喻超白这个计划的宗旨是:由于菲律宾在海空上完全被北华军包围和封锁,已是孤岛,岛上美军插翅难逃,虽然海军要抢时间,但陆空军并不着急,时间很充裕,可以慢慢耗下去,但时间也不能无限期地拖下去,菲律宾虽然不算大,但也不小,北华军没有必要跟美军在三十万平方公里的菲律宾境内打拉锯战和游击战,由于菲律宾的核心和美军的主力都在吕宋岛上,因此第二路和第三路的登陆,只是为了掐断美军退往吕宋岛东南部以及菲律宾中部和南部的道路,迫使美军在吕宋岛(除了东南部以外的地方)与北华军开战,这样,交战区域的面积就降低到了十万平方公里,陆军三个师再登陆后,北华军就在吕宋岛上由北向南来个横扫千军,彻底消灭无处可逃的美军。众所周知,如果敌军化整为零,在广阔的山林沼泽里展开游击战,虽然没什么太大的破坏力,但清剿起来又腻歪又费时费力,还要被牵制一些军力,喻超白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
对于这个作战计划,冯占海和何柱国在讨论之后觉得是最合理的,因此批准了。
与此同时,麦克阿瑟也在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他在一开始就知道守住菲律宾每个地方是不切实际的,守住吕宋岛是关键所在,因此他把他手里的二十四万军队基本都部署在了吕宋岛,并且分为五个部分,由乔纳森温赖特少将、乔治帕克少将、艾伯特琼斯少将、切诺韦恩少将、威廉夏普少将指挥,分别部署在吕宋岛西部、北部、中部、东部、南部,其中以温赖特少将指挥的西部部队是实力最雄厚的,美军的五个师有两个半都在里面,因为麦克阿瑟判断北华军会在吕宋岛中西部的林加延湾登陆。林加延湾一带地势平坦、易攻难守,非常适合敌军在当地登陆。但事实证明,麦克阿瑟的判断是错误的,北华军没打算多路出击,而是想在吕宋岛上以“一字长蛇阵”横扫全岛。
清晨6点整,冯占海在高雄的总指挥部内下令:进攻开始。
霎时,百舰破浪、千机腾空、万军出击。
上午8点整,吕宋岛最北部的拉瓦格沿海,巡逻的菲军士兵瞠目结舌地看见海面上滚滚踏浪地开来四艘艨艟巨舰,那是北华海军的两艘德国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和两艘法国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四舰之后是十多艘驱逐舰以及超过五十艘运输舰艇。贴近海岸线后,四艘巨舰的34门330毫米主舰炮在校正飞机的指引下一起瞄准陆地,随即一起迸发出耀眼的火光和震天撼地的巨大炮击声。舰炮的轰射声势堪称惊天动地,每一轮主炮齐射后,三万五千吨重的巨舰甚至被炮膛出膛的巨大反冲力给推动得原地向后平移一米多,整个军舰地动山摇,炮口处硝烟冲天而起,舰炮下方的海面上同时被冲击力推开了一道道波澜迭起、呈半圆形的弧状立体水墙。巨舰上空雷音滚滚、闪电夺目,而陆地上也同样电闪雷鸣、飞沙走石,一波炮弹下去后,几片足球场大的地皮便被炸得天翻地覆,扬起的灰土直上云霄,场景犹如一波陨石从天而落,在炮弹落地处巡逻的一队菲军来不及跑便在天崩地裂的爆炸中统统粉身碎骨、无影无踪。
舰队用舰炮把预定登陆场炸得沙暴狂飙、寸草不生时,一波波B-17在蚊式战斗轰炸机的护航下也杀气腾腾而来,劈头盖脑地扔下了大批炸弹,使得地面上的焦土又化为滔天火海,岸边的几个小城镇、小渔村都在怒涛狂澜般的爆炸烈火中化为乌有,附近的森林也在大火中熊熊燃烧,黑烟遮天蔽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到这一幕,登陆舰艇上的官兵们无不欢声雷动、大声喝彩,为己方军队的强大实力和雄壮阵容而骄傲不已。
准备率部登陆的第202陆战师师长朱一灵用无线电联系空中机群:“别扔了!你们再扔的话,我们上岸都嫌烫脚!省着点炸弹吧!等我们登陆后遇到敌军再扔也不迟。”
其实朱一灵多虑了,由于麦克阿瑟的判断失误,拉瓦格地区的敌军也就菲军的半个师,没有任何美军,看到北华军的机群和舰队后,这些从没有见过这个架势的菲军吓得亡魂丧胆,根本就没有任何抵抗便抱头鼠窜,沿途的菲军基本都是闻风而逃。
一顿饱和性的炮击和地毯式的轰炸后,准备登陆的第202师第805团和第806团不费吹灰之力便以行军列队的方式轻轻松松地上了岸,过程顺利得让很多官兵都笑道:“我们哪里是来打仗的,分明就是来进行实弹演习的。”
拉瓦格地区的西部是大海,北东南三面延伸二三十公里后便是山地,因此这片登陆场是在大海和山地包围中的一块半圆形平原。第805团和第806团在登陆后没费什么力气便占领了这个半圆形平原,接下来没有继续推进,而是心平气和地找了一块空地,修建野战机场。制空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北华军最基层的士兵都知道“有飞机援助,仗才好打”,而台湾距离菲律宾毕竟有300多公里,如果不在菲律宾境内修建机场,那么位于台湾的空军飞机就在战斗中很难随叫随到,因此,登陆后的陆战队员们争分夺秒地给那些钢铁大鸟修建“窝巢”。
士兵们干得热火朝天,朱一灵则在旁边不停督促:“弟兄们加把劲!快点把机场修好!等咱们的空军老爷把飞机开过来,接下来的仗就好打多了!还有,赶紧修工事!工事修不好,就会死得早!这个道理不需要我教你们了!”
副师长金嘉豪苦着脸:“今天可是大年初一啊!本该跟爹娘还是老婆孩子在家里放鞭炮拜年呢!但我们却在这鬼地方累死累活地干建筑工人的活!再说了,人手不够啊!”
朱一灵道:“附近不是有菲律宾人嘛!统统抓来干活!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