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昆吾据理力争道:“可我们现在还有别的选择吗?我们部队死伤惨重,已经无法稳住局势,那些武装暴徒正在帮助英国人夺回这座城市!一旦失去这座城市,我们在埃尔比勒前线的几万部队都会断绝后路!当务之急,是稳住局势!保证铁路线的畅通!至于城内几十万居民的死活,至于我们跟逊尼派的关系,都是次要的!”他望向霍守义,“师座,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眼睁睁地看着城内的十几万乃至几十万暴徒发了疯地进攻我们,夺回这座城市,断绝我们在埃尔比勒前线的几万部队的后路,导致我们整个战局一败涂地,甚至是丧师失地!二是我们立刻调动城外的伊朗军入城,以杀止杀!稳住局势!也许,第二个选择会进一步恶化我们跟逊尼派的关系,但是,选择第一个措施,难道关系就能修复了?”
霍守义咬了咬牙,一锤定音:“立刻联系城外的伊朗军,让他们准备入城协同镇压!”
这时,马良骏、庞士谦等十几名远征军宗教顾问急匆匆走进来,这些中国本土的伊教学者无不满面悲苦震惊。见到霍守义后,马良骏急切地问道:“霍将军,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
霍守义简短地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庞士谦痛心疾首地道:“唉!我早就说了,当初在巴格达战场上,我军就不应该动用伊朗军参战,更加不应该挑动城内逊尼派和什叶派互相攻杀,放火容易灭火难啊!现在如何是好?”
霍守义正色道:“马老先生、庞先生、诸位,我在这里用人格向你们保证,基尔库克城内的暴乱绝非我军引起的,当地居民误解我军,再加上英国人暗中煽风点火、挑拨离间,这才酝酿成了这场灾难。诸位,相信你们也知道巴格达事件的真相吧?再看看英国人的那些卑鄙无耻的宣传,你们肯定能明白英国人的险恶用心了,还有,我军占领基尔库克后,对当地居民采取的各种人道主义待遇,并且特地把伊朗军安放在城外,你们也是看到的吧?”
马良骏、庞士谦等宗教顾问都点了点头。确实,他们身为中国的逊尼派宗教人士,对己方军队当初挑拨伊拉克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从而达到军事目的的做法确实有着很大不满,但他们也看到北华军确实没有“一错到底”,在基尔库克城内确实是对当地居民采取人道主义待遇的。不过,说到底,北华军在巴格达的做法就是很大的错误,结果被英军利用了,这才造成了现在的被动局势。客观上讲,北华军错在先,但英国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议论了一会儿后,马良骏问道:“霍将军,你准备怎样处理现在的局势?”
霍守义道:“我们虽然不愿意制造流血事件,更加不愿意继续恶化我军和中东逊尼派的矛盾,但是,我们是军人,必须要以军事目的为第一目标。所以,我们马上要全面镇压基尔库克的全城暴乱,由于我军兵力不足,所以我们准备调动城外的伊朗军入城协助。”
马良骏等人大惊失色:“这岂不是火上浇油?伊朗军人都是什叶派,开入城内镇压那些逊尼派居民,大规模的流血是不可避免的!”
霍守义叹口气:“我们也不想这么做,但是,我们别无他法。”
庞士谦顿了顿,下定决心:“霍将军,请您给我们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愿意代表我军去跟那些武装平民进行谈判,解除误会,说服他们。”
此话一出,马良骏等宗教人士也纷纷点头表示慨然愿意。
“什么?”霍守义等军官都惊愕不已,“各位,那些暴徒都已经杀红了眼,你们怎么去说服他们?”
庞士谦正色道:“我们和他们都属于逊尼派,所以我们跟他们是有共同语言的。请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做到的。”
霍守义摇头:“不行!这样太危险了!”
庞士谦微微一笑,取出怀里的《古兰经》:“我们和他们都是真主的信徒,我们在调解真主信徒之间的矛盾,真主会赐予我们平安的。相信真主,我们无所畏惧。另外,我们此举也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利益而贡献出我们的力量呀!”
霍守义等军官们都忍不住对庞士谦等人肃然起敬。
在少部分士兵的护卫下,马良骏、庞士谦等十多名宗教人士毫无惧色地前往武装分子控制的城区,准备与武装分子谈判对话。
半小时后,焦急等待消息的霍守义接到噩耗:马良骏、庞士谦等十多名宗教人士和护卫他们的士兵都遭到武装分子的毒手,全部遇难殉国。
“妈的!”霍守义的愤怒和悲痛彻底爆发了,“立刻调伊朗军入城!给我全力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