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美国、德国联合签署的《和平停战协议》于3月1日正式对世界公布后,霎那间引起了石破天惊般的举世大哗。三大国一夜之间握手言和,给全世界带来的冲击和震撼无疑是极其巨大的。同盟国阵营因为美国政府宣布解散而顷刻间土崩瓦解,相对于同盟国的名存实亡和分崩离析,以北华和德国为核心的联盟国阵营则堪称坚若磐石、固若金汤,因此即便北华和德国宣布解散,原联盟国的众成员国仍然坚定不移地以北华和德国马首是瞻,联盟国只是名义上解散,实质上仍然存在,同盟国则是真真正正地走向了土崩瓦解。战后,大部分历史学家们都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最终是以三大国和平谈判的方式而结束的,看似双方平手,但相对于同盟国实质性崩溃的结局,联盟国无疑是这场世界大战的真正胜利者”。
作为同盟国阵营的创建者和领导者,美国在战争最后甩开整个同盟国,单方面地与辽德签署停战协议,单方面地宣布解散同盟国,单方面地退出战争,单方面地与刚刚还互相打得你死我活的北华政府、德国政府握手言和、化敌为友,毋庸置疑,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追随美国进行这场战争的同盟国众成员国获悉后无不惊怒至极。在美国政府于3月1日发表的《华盛顿宣言》里,美国政府十分沉痛但不疼不痒地宣布:“...美国创建同盟国的初衷是捍卫世界和平不被践踏,这也是美国政府矢志不渝致力的国策宗旨,然而眼下,同盟国的继续存在已难以达到原始目的,并且这场战争也已经让美国自身蒙受了重大损失,有鉴于此,美国政府不得不更改战争国策,寻求特殊办法以解决战争及美国本土遭到的空前威胁,另外,美国政府对同盟国的各成员国深表遗憾,并承诺协助各国一起寻求结束战争的对策。”
这份《华盛顿宣言》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对于美国来说,没有什么比美国的利益和安全更重要的了,只要能达到目的,换个方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美国已经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舍弃同盟国若能换来美国的利益和安全,华盛顿又何乐不为呢?毕竟,自家本土是最重要的。
虽然美国政府竭尽全力地来美化自己的行为,推卸自己的责任,但美国为了自己而抛弃整个同盟国毕竟是不争事实,深深感到自己被美国抛弃了、背叛了、出卖了的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高层无不破口大骂华盛顿方面:
“美国政府背叛了同盟国!抛弃了我们!”
“美国人为了自己,出卖了我们!”
“早知如此,那我们当初还打什么?直接投降算了!”
“我这辈子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相信了美国人。”英国首相丘吉尔哀叹道。
一时间,原是同盟国“众望所归的带头大哥”的美国霎那间成了原同盟国众成员国众口一词唾骂的对象,英国战场上、澳洲战场上、北美战场上,在盟军部队里原是“太上皇”的美军将领军官们都成了过街老鼠,跟美军并肩作战的英军、澳军、加军等军队无不愤怒臭骂美军和美国政府,顿时让联盟国各成员国都看了笑话。张学良获悉后打趣道:“美国活像是黑社会老大,本来带一帮部下跟另一伙黑帮争抢地盘,结果打着打着打不过了,对方开口说只要出卖你的部下,你就能全身而退,于是美国立刻出卖了它的部下,结果搞得里外不是人。”
被骂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美国政府随后亡羊补牢,由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起草并制定了一份“马歇尔计划”,这份计划的正式名称是“原同盟国各成员国的战后复兴计划”,主要内容是美国政府在战后对被战争破坏的原同盟国各成员国进行经济援助以协助其重建,该计划预计分三期,每期5年,持续15年,美国政府打算累计投入100亿美元用于该计划。即便一些原同盟国成员国在战后已是辽德势力范围圈,美国政府也承诺一视同仁给予援助。
很显然,自知理亏的美国政府打算通过该计划“破财消灾”,用美元来挽回美国政府因为单方面与联盟国停战而一落千丈的名誉。
为了缓解美国的压力,给美国政府一个台阶下,同时促使同盟国彻底解体,经张学良的批准,北华军核武部队于3月1日上午10时整在新疆省罗布泊地区成功引爆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此次爆炸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核武器的国家。
石破天惊中,中国的原子弹在新疆的茫茫戈壁上横空出世,随后举国欢腾。
当美国引爆第一颗原子弹时,北华高层反而是如释重负,此时此刻,当北华引爆第一颗原子弹时,美国高层也同样是如释重负。北华拥有了原子弹,原本被原同盟国各成员国骂得团团转的美国政府霎那间挺直了腰板,说话也振振有词起来:“你们看,北华也有原子弹了!这等于德国也有了!战争还怎么打下去?继续打下去,你们不但可能会挨原子弹,我们美国本土同样可能会挨原子弹!美国政府是为美国人民服务的,为了美国人民的安全,所以我们不打了!硬打下去,美国人民会同意吗?他们会为了支持战争而宁愿让自己活在原子弹攻击的恐怖阴影下吗?说不定我们都要被美国人民赶下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本要求美国收回《华盛顿宣言》、重建同盟国、继续战争的英国等国都哑口无言。
随着三大国的和平停战,世界大战正式落下了帷幕,但和平还没有真正到来,因为局部战争还在此起彼伏地激烈进行中。三大国互相不打并不代表着三大国不再继续战争,三大国只是互相不打,但还要忙着进行各自的扫尾工作。三大国在三方谈判的谈判桌上已经规划好各自的势力范围圈,奠定三国瓜分世界的大纲。北华/中国、德国、美国,是此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大超级列强,这三大列强互相开战便是世界大战,但经过几年较量,三大国都知道彼此无法真正地打败对方,与其拼个鱼死网破、三败俱伤,不如狼狈为奸、合伙分赃,同时,这几年的战争也扫平了很多“微妙的障碍”,并让三大国最终找到了利益平衡点。握手言和的三大国不再互相开战,而是一心一意地开始吞并、控制、巩固各自在谈判桌上分到的地盘。
1946年上半年,结束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仍然是风云变幻、战火连天,化干戈为玉帛并把世界在谈判桌上分成三份的三大国开始忙着咀嚼吞咽自己分到的一份。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评论道:“纵观人类几千年来的历史,无数国家、民族在历史舞台上进行着残酷的竞争和角逐,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又一个的帝国在历史上诞生、崛起、称霸、衰落、灭亡,大浪淘沙、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丛林法则是人类历史的唯一准则。近代以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三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代日不落帝国,随后崛起的英国、法国、俄国又取而代之,接着陆续崛起了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我国成为后来居上的第三代列强,新旧列强们逐鹿天下,让世界进入风云变幻的全球战国,互相攻伐、互相兼并,多少帝国,烟消云散,最终烈火炼真金,我国、德国、美国,成为真正主宰世界的三大赢家。”
笑到最后的美国、德国、北华都开始了“愉快的忙碌”。毕竟对于政治家和军事家而言,没有什么比瓜分世界更令人愉快的了。
旧的世界秩序在这场世界大战中彻底被打碎了,最终成为胜利者的三大国开始构建新的世界秩序,战后世界格局正如张学良构想的那样,中美德三大国“三足鼎立”,三大国瓜分世界,成为主导全世界、全人类的三大力量。张学良记得,在原先的历史上,二战结束后的全世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浪潮”,新独立的国家犹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使得世界上的国家数量翻倍增长,而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基本原本是列强大国的殖民地。张学良在构思“三足鼎立”的世界新格局时曾认真地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三大国能否顺利瓜分世界?历史上的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此时是否还会像历史上那样发生并且无法控制?
反复研究思考后,张学良得出的答案是:不会。
众所周知,历史上二战结束后,大量新国家独立,截止到21世纪,全世界的国家数量高达近200个。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张学良的看法是:坏事。张学良很不以为然:“二百个国家里,主流国家有几个?对人类有贡献的国家又有几个?非洲、东南亚、中美洲、南美洲,这些地方存在那么多国家究竟有什么意义?有人说,一个民族追求自由独立是天经地义,那么,世界上一共有2000多个民族,是不是要独立成2000多个国家?对于人类这个整体而言,世界上国家越少越好。不客气地讲,非洲、东南亚、中美洲、南美洲的那些国家基本都是‘垃圾国家’,所谓垃圾国家,就是对人类毫无贡献的国家。后世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十分之九以上都是垃圾国家。这些国家的存在毫无意义,对其自身民族和对全人类而言,都没有什么积极意义。也许这话有些刺耳难听,但却是事实。随便从非洲或南美洲拎出一个国家来,这个国家存在于世界上有什么意义?必须要承认,历史上在二战后独立的国家基本都是垃圾国家,并且这些国家大多数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国家的民众在欢天喜地赶走西方殖民者、迎来自己的独立自由后,但他们国内上台的‘本国领袖’却基本都是一无是处的暴君、昏君,这些国家的民众被本国领袖统治得还不如生活在西方列强的殖民下。非洲、东南亚、南美洲、中美洲那些独立的新国家,有几个真正走向繁荣富强了?独立了,不等于就会走向繁荣富强。就以南非举例子,南非在白人统治下是非洲最强大的国家,甚至能够自造飞机导弹,还做成全球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结果,曼德拉号召黑人独立,是的,南非的黑人们翻身得解放了,自己当家做主了,可南非这个国家呢?治安恶化、经济滑坡、艾滋病泛滥,还不如不‘解放’。独立,对于这些地方和这些地方的民众来说,还不如不独立。另一方面,从全人类角度出发,世界上国家多显然不如少,国家越多,纷争就越多,以人类为整体而言,人类的内讧就越加严重。一个国家,内讧越严重,这个国家进步就越慢,人类也一样,人类内讧越严重,人类整体进步就越慢。所以,世界上国家越少越好,保留对人类有贡献的精英国家就行了,垃圾国家越少越好,没必要存在的国家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举个例子,中国,是大统一更有利于中国的进步,还是分裂成战国七雄整天没完没了内战内斗更有利中国的进步?人类也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学良并不是希特勒那种种族主义者,他的看法是:“人类的每一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这是肯定的,但是,就像一大家人十几个兄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继承家业一样。老财主有好几个儿子,儿子里肯定有聪慧愚蠢之分,把家产分给只知道吃喝嫖赌抽的败家子有什么意义?人类是一家人,世界是人类共同财富,但不是每个民族都有资格分到世界的主导权。”
历史上二战结束后之所以新国家不断独立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列强大国都集体衰落了,轴心国彻底失败,战胜国里的英国、法国、荷兰等老牌列强也元气大伤,因此那些殖民地才能趁机纷纷独立;二是战后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互相拆台,美国支持怂恿苏联势力范围圈内小国家独立,苏联也支持怂恿美国势力范围圈内小国家独立,结果才造成那样的所谓“民族独立浪潮”。但是眼下,世界不同了。北华、美国、德国,战后都实力很强大,同时也互相划分好各自势力范围圈,互相不拆台。三大国联起了手,那些小国又怎么能独立?以越南为例子,历史上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殖民地,法国被德国灭亡四年,复国后元气大伤,再加上苏联和中国的暗中援助,法国自然无法再殖民统治越南,而现在,越南一直是北华的附属国,美德两国都不会暗中援助越南独立,越南还怎么独立?如果越南自己闹独立,北华的几百万大军可以把越南人杀个干干净净。在这件事上,张学良直接是毫不含糊的铁血政策。历史上的曼德拉在南非号召黑人闹独立,南非白人当局是用怀柔手段来对待的,曼德拉只是判刑坐牢,南非白人当局更不敢对游行示威的黑人开枪,而现在,北华当局直接是霹雳手段,警告无效后直接铁血镇压,南非全境血流成河,当地人亡魂丧胆,从此再也不敢闹什么独立。
三大国瓜分世界的这场狂飙浪潮堪称风卷残云。
美国政府在接受三大国联合协议后,解散了同盟国阵营,宣布退出战争,继而又与德国、北华恢复和平以及正常的外交关系,澳大利亚战场上、本州岛战场上、南太平洋群岛战场上、英国战场上、加拿大战场上、墨西哥战场上、非洲战场上的美军都开始有条不紊地撤退回国。英国战场上,英军悲哀地看着昨日还跟自己并肩作战的美军今日却离自己而去,甚至,美军还和对面的德军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英伦三岛的各港口,满载美军官兵的美军舰船在陆地上英国人或漠然或迷茫或鄙夷或愤恨的眼神中驶向美国本土,舰船上的美军官兵们虽然都有些于心不忍,但都欢天喜地,比起还要出生入死的英国军人,美军自然为自己提前退出战争而庆祝欢呼;不仅是兵员,在英国战场上的美军坦克、飞机、火炮、武器、弹药以及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也都开始撤退,离开英国的美军带走了属于美军的所有辎重物资,但已经被美军提供给或交付给英军的美军辎重物资仍然属于英军且不被带走。在这个大撤退的过程中发生很多这样的事情:英军前往美军兵营接收物资,但美军很遗憾地说道:“这批物资按原计划是在停战协议签署后的日期里才转交给你们的,但我们已经跟德国停战了,所以这批物资也就不能再转交给你们了。我们现在是中立国,与你们不再是盟国了,不能向交战国提供物资,并且德国已经是我们的友好国家。”
愤恨交加的英军怒骂美军,很多英军部队甚至情绪失控地攻击美军。美国政府虽然底气不足,但还是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声称“英国战事是英国和德国的战争,美国已是中立国,如果英军进攻美军,那就意味着英国跟美国开战”。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同情英国的美军高级将领都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把本部队的物资遗留给英军,这也是得到艾森豪威尔上将的默许的,他说道:“我们确实非常对不起英国人,我们为了自己而出卖了英国,虽然这是迫不得已的,但我们良心实在是过不去啊!那些飞机坦克大炮弹药,能留给英国人的,就留给他们吧!反正德国人也没法检查,大不了我们就在报告上写损失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