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司韦半山自从几位年老的妇人带领自己的孩子们来过之后,竟然精神大好,丝毫没有“大限来到”的迹象。
韦虎臣和王竹英这对青少年夫妇过上了甜蜜的新婚生活,东兰州的好山好水从来没有与他们这般亲近过!荡舟清清的红水河、攀爬险峻的岭秀峰、驰马乱花迷人的草野,到森林中去采野蜂蜜,摘染饭草来蒸五色糯米饭……韦夫人高兴得脸都笑成了花!几个月之后她一有机会就问王竹英:“媳妇,怀上了没有?”每次都把王竹英搞得羞答答地摇头,最后一次王竹英终于轻轻地点头……
未及一年,张经派谭少保到东兰州,带来前往南海镇压黎族反民的军令。韦虎臣率领五百狼兵前往,谭少保领路,一去又是几个月。韦虎臣深受王阳明抚民政策的影响,对当地反民镇而不压,黎族人民看大狼兵背挎长刀手持火铳,个个精猛如虎,哪敢应战?原来黎族人所在的五指山区临海一带,常常受到海上盗贼的袭击,每年正在成长的香蕉、大豆等作物被大片摧毁,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这才聚集在一起出山找官府告状。可是该县的县官年事已高,行将退休,怕上报兵部之后乌纱帽不保,就得过且过。不料反民越来越多,隐瞒不住,上报到了巡抚府。巡抚一看事儿来了,需要调动兵马,这才上报总督张经……这南海不是海南岛的“南海”,但也靠近那边,地属广西境内。
“这是海上倭寇在试探登陆的地方,不久沿海不知道哪一处会有倭寇登陆了!”韦虎臣和谭少保商议后得到这样的结论。
韦虎臣大发传单,告诉民众专心耕种,不用担心外敌骚扰。然后他亲自率领狼兵在海边险要之地建立哨所,五里一处十里一营,派兵守护和巡逻——当起了反民的保卫者。黎族人见狼兵有情有义,对他们手中的火铳既感到害怕又有安全感,于是纷纷回到村里耕种养殖,渔夫们也在近海开始捕鱼……有一天红鸟从天而降,送来了王竹英的来信。韦虎臣看了兴奋得跳起来,谭少保也笑容满面:“恭喜兄弟你当爸爸了!”
韦虎臣在信纸的反面写了几个小字,然后再写上三个大字:韦起云。他将纸条重新卷成筒状,塞进红鸟腿上绑着的信筒里。红鸟绕着韦虎臣飞了一圈,尖唳一声高飞离去。
“风起云涌荡世界,从我韦氏做起!”韦虎臣一把抱住谭少保:“谭大哥,我给我儿子取‘起云’,怎样?”
“跟赵云差不多,牛!”谭少保哈哈笑道。
黎族人民作物有收成了,海上再没有出现袭击的盗贼。巡抚派兵接替了狼兵的哨所和营地,狼兵队伍在黎族人民的欢送之下离开了南海……韦虎臣回到东兰州,和王竹英抱起襁褓中的韦起云到名望坡韦正宝墓前拜祭,韦虎臣磕头:“爹,可惜您看不到今天,看不到您的孙儿长得像不像您!”
韦虎臣从海南归来不出数月,果然不出韦虎臣所料,一股倭寇从福建沿海大举登陆,利用闽江通海水路长驱直入,抵达武夷山脉……京都震荡,兵部尚书王琼急令正在江西安民的王阳明出兵拦截,可是命令未下,南昌急报宁王府异动,有大批军队往福建方向进发……王琼据实急奏武宗皇帝,武帝大怒:“抗倭不是还有狼兵韦虎臣吗?事无巨细都上奏,王阳明,哼,你的兵部尚书就让他兼任了吧!让他带兵暗中监督宁王府的军队去向!宁王是我皇叔,难道他那么好心竟然不到招呼的要替我去剿寇?”
王琼惊得胡子都抖落了一地,暗想:“狼兵果然名不虚传,皇上都会依赖他们了。”
王琼向王阳明发出了最后一道军令,然后向武宗交出了尚书官印。此后王阳明兼任兵部尚书,仕途抵达了他人生的巅峰!
韦虎臣接到王阳明飞鸽传书,让狼兵到武夷山剿寇,事不宜迟,可即刻起兵前往,途中再接朝廷密令……于是韦虎臣连夜起兵两千精锐,带足粮草往武夷山方向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