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日,李佑竟是跑来了皇宫。
杨妃的心中,杀意凛然,恨不能立刻杀死李佑。只是这个念头闪过脑海,杨妃立刻压抑住了。
因为……
杨妃明白,李佑是她唯一的儿子。
她必须保证李佑的性命。
“孽障,你来皇宫作甚?”
杨妃声音冰寒刺骨,充斥着滔天的恨意。
李佑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自己只是说了几句话,就惹得杨妃震怒,吓得急忙低头认错,道:“母妃息怒,孩儿不敢了。”
李佑毕竟只是十六岁的少年,经历的事情不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佑吓懵逼了。
他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李建成皱了皱眉,沉声道:“佑儿,这是你的母亲。你这一趟来,有何贵干?莫非,你是来告诉朕,你要搬回府邸居住吗?”
李佑摇了摇头,道:“父皇误会了,孩儿绝不会告状。”
他看向了李世民,说道:“父皇,孩儿是奉诏入京的,准备参与科举。只是孩儿学识浅薄,对于读书,也是毫无兴趣,所以恳请父皇允许孩儿出宫游玩。”
李建成听罢,目光一亮,道:“佑儿,你愿意学习?”
“嗯,愿意学习。”李佑点点头。
他对于读书,并不反感。
毕竟,李佑是穿越众,自幼接触的都是各种古典着作。他早已经把汉代的典籍,烂熟于胸。而且,李佑的记忆力极佳,任何书籍扫一眼,他就能记下内容。
如此一来,对于李佑而言,考取功名很简单。
所以,李佑愿意读书,也愿意去参加科举。
“哈哈哈哈……”
李世民听到李佑的回答后,放声大笑。
李佑是太子。
未来大隋的继承人。
李佑要考取功名,对于李世民而言,是天大的喜讯。
李世民问道:“你想好了,决定考取科举了吗?”
李佑郑重说道:“孩儿仔细思量后,认为科举才是正途。孩儿希望通过科举,获得官职。”
李世民赞赏说道:“朕没有看错你,好。既然你要科举,朕准了。”
顿了顿,李世民继续说道:“佑儿,你想要考取什么功名?”
李佑道:“孩儿打算参加武试,夺取武举第一。”
李世民道:“好,朕准了。”
“父皇圣明。”
李佑听到后,欢呼雀跃。
他心中也松了口气。
武试,李佑是信心满满。毕竟,李佑从小就跟随李靖练武,身体素质极佳,远超寻常人。再者李佑从小就聪慧过人,记忆力极好,哪怕是普通的书籍,他只要是翻阅几遍,就能牢记在心。
所谓的背诵,只是一个形式。
真正需要背诵的,是记忆,而不是纸上谈兵。
李佑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取武举第一。
李世民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道:“佑儿,如今你要去参加科举,朕就把你交给司农寺卿李德奖处理,由他负责教导你。另外,你还有一些同窗,也会一起学习。”
李佑听到后,眼珠子一转,忽的道:“父皇,孩儿想求您一件事。”
李世民道:“说吧,只要不违背律法和伦理纲常,朕尽管满足你。”
李佑道:“父皇,孩儿的那些同窗,都是庶族,出身卑微。他们,恐怕读不懂儒家的论语。孩儿想求您恩准,让他们读史书,或是读四书五经。”
“这……”
李世民迟疑起来。
四书五经,都是圣贤之言。
李佑让那群庶族子弟读四书五经,这怎么行呢?这些庶族子弟,都没有读过书,没有半点的墨水。让这些人读四书五经,岂不是误人子弟吗?
不行啊!
李世民摇头,表示不同意。
李佑道:“父皇,孩儿的同窗,都是好学的人。他们一旦开始读书,肯定会进步飞快的。”
他说话的同时,还特地指了指旁边站着的杨妃。
这番话,分明是说给杨妃听的。
李世民听了后,眉头紧锁。
李佑见状,又劝说道:“父皇,您也知道,孩儿自小顽劣,不喜读书。可是,孩儿觉得,孩儿应该改变,应该用心读书,否则孩儿将来,如何掌控大局。”
他看似一副诚恳模样,其实是在挖坑给李世民。
李世民叹息一声。
李佑的确是顽劣,但是他却不曾阻止。
李佑,的确是该改一改。
李世民说道:“佑儿,朕答应你。不过你得先告诉朕,你读什么书?”
李佑笑嘻嘻的说道:“启禀父皇,孩儿最近读了《春秋左传》、《尚书》、《公羊传》等书籍。孩儿读了书,对儒家有了深刻认识。孩儿决定参加科举。”
李世民听完后,脸色阴沉。
这厮竟然读了这么多书?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好,朕就准了。不过你只读书,不务正业。如果让朕知道你偷懒,朕饶不了你。”
李佑闻言,心中窃喜。
虽然李世民没有同意让他读书,但总归是同意了。
他连忙躬身道谢。
李佑退下。
待他离开后,杨妃看着李世民,说道:“陛下,您这般纵容他读书,恐怕不妥啊!”
李世民淡淡说道:“爱妃,你觉得朕做错了吗?”
杨妃道:“臣妾愚钝,不明白。”
李世民轻轻拍了拍杨妃的手臂,道:“爱妃啊,你还是没有弄清楚李佑读书的原因。他读书,是为了当官。若是李佑读了书,就能当官,能执掌朝堂,他会读书吗?”
杨妃道:“这倒也是。”
李世民道:“不仅如此,朕觉得李佑读书,恐怕是别有用心。他是想借助科举扬名立万。”
杨妃道:“那陛下,怎么办?”
“不必担心。”
李世民笑呵呵的道:“这小子,不可能当官的。即使他参加科举,也是走马观花的过场。他要当官,必须要经过科考,经过严苛的考验。”
杨妃一听,露出惊讶之色,道:“陛下,您是说,他要参加科举,难度极大?”
李世民颔首道:“科举之路,艰难险阻。”
杨妃一听,脸色垮塌下来。她的心情,也低落下来。
她可不希望李佑参加科举,更希望李佑一辈子平平安安。
李世民看向杨妃,宽慰道:“爱妃,李佑参加科举,只是权宜之计,他是不会一直坚持参加科举的。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建功立业。等他成年后,就不会再读书。”
杨妃苦涩一笑。
她心中,依旧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