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缘定三生,怎可抛下朕一人?朕还要大展宏图,离不开你的辅佐与陪伴!”
而独孤伽罗眼神有些涣散,虚弱地说:
“吾与陛下整整做了四十五年的夫妻,可你还是那个热血冲动的少年,伽罗先走一步,已不算低寿了,陛下不要难过!”
说完,她就虚弱地昏迷过去。御医急得团团转,忙着施针吊命。
片刻之后,天地间的异象,吸引了永安宫一众人等的注意力。
隋文帝杨坚当着众人的面,跪地祈求上苍,希望神灵眷顾,能给发妻增添几分阳寿。
他的关注点不在画卷中的文字和内容,还没有从悲痛中缓过神来。
然而,一旁的杨素见状,忍不住低声提醒:“政务要紧,提到到觉醒年代和末代皇帝,貌似与吾朝有关。”
……
与此同时。
大明王朝。
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刚刚下令,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与洛阳。
看到画卷中的景象,脱口而出问:“不知大明王朝传了几世,朕的皇子皇孙治理得如何,不知道大明王朝的盛世传了几百年?”
可转念一想,他突然发现一个关键问题,立马瞪圆双目:
“朕带着兵马,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攻打,从外族手里夺回来;再从陈友谅,张士诚的手中争回来,现如今,已不是汉人的江山了?”
朱元璋拍着龙椅,十分气恼。
……
与此同时。
大唐王朝。
贞观三年,李世民在太极殿看到画卷里的画面,心情舒缓许多,从凶象的预兆中,总算缓过心神,抚平胸口自言自语:
“真不要自己吓自己,看来不是灾难降临!话说这小皇帝怎么打扮得这么奇特,不像是大唐的子民,莫非大唐早已灭亡?”
……
与此同时。
大元王朝。
元世祖忽必烈放下手中的酒尊,问向身旁的侍卫:
“朕刚说中原的汉民,愿意吓唬3岁的孩童,还真就弄出个小孩子?这欲意何为?”
侍卫抓耳挠腮,不知道如何作答,支支吾吾好半天,才试探性地问:“陛下,臣帮您请来刘相可好?”
元世祖一时没反应过来,反问:“哪个刘相?”
侍卫壮着胆子说:“刘秉忠大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关键他还是汉臣,应该更懂这其中缘由!”
说完,他还用眼睛偷瞄着皇帝的反应,趁皇上没注意,便提着衣袖,擦拭额角滚下的汗珠。
元世祖一边斟满酒,一边挥手传令:“快快通传!”
……
与此同时。
大宋王朝。
绍兴三十二年,临安都城内,宋高宗赵构一副掩耳盗铃之势,只要不是他当末代皇帝,谁当都所谓,冷言旁观这一切。
……
各个平行世界的百姓,更多的关注点在小溥仪身上,觉得2岁多的孩子,没有额娘的陪同,身边只有个奶娘,真是让人心疼啊!
而这样的孩子,却要背负亡朝的罪责,更是让人觉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