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自己”还年轻,靠对历史进程的熟悉,倚仗制作细盐、白酒、肥皂甚至炸药这些技能,当个军师辅佐明主统一天下,然后全身而退当个富豪,如今他再次陷入茫然之中。
想来也是,历史上黄巾之乱不到一年就结束了,这里又有反复,自己是选择性地忘记了这些而已吧。
哎,考虑这个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再埋怨刘建国那个糟老头子也没用,人只能活在当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顾炎转而思考自己现在的情况。
想着父亲给自己谋的“参军”,也就是个小谋士吧?
自己在原本的世界虽然是个历史学博士,对战争的研究在国内也能排得上号,论古代东西方古代战争还是近现代各大战役都如数家珍。
对于兵法韬略也是烂熟于心,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自己从未亲历过任何战争,对战争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各种影视作品、文献著作之中,又该如何适应?
那几日他在一直不断的假设和想象中度过,感觉都要崩溃了。
如今的顾炎想着当初自己迷茫的状态,不禁哑然失笑。
此时已是晚春,山上开满了杏花,落日的彩霞映在漫山白色杏花上,一时间淡雅的模糊光影悬浮在山体之间,有一种脱离尘世的空灵之感,让人如临仙境。
整座山、整座城、整个世界都在笼罩在彩霞的照射下,似乎没有一点真实感,让人感到孤寂和虚幻。
突然一阵阵晚风吹过,将他的意识彻底唤醒,吹散了山间的迷雾,吹散了脑中的困惑,吹散了心中的迷茫。
他捋了捋这些日子的经历和获得的信息,思绪清晰了许多,仿佛从混沌的清明梦中彻底醒了过来。
这里不是自己所以为的汉末,这里是十四个州,不是十三个,这里没有汉献帝,没有曹操刘备孙权,也没有诸葛亮关羽司马懿。
这里只有萧楚、桑布、桓齐、桓依依、洛语、顾武……自己只需要在这个世界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东海郡徐州刺史府内,刺史陶渊看着顾炎上奏的相城之战的战报:
三月二十五日,义军得知相城被劫,主帅陈凡命急行前往。
三月二十七日,据探马的消息黄巾贼兵欲转运所劫掠物资,主帅陈凡在南门外设伏袭击黄巾贼兵,令我率五百后军待命。
二十七日晚,得相城县令戴步竹密信,知贼兵倾巢而出,城内空虚,其在约定地点接应我部夜袭相城。
下官率三十余人潜入相城,同时遣后军主力至相城南门,配合攻下相城后,火速前往救援主帅陈凡,发现义军主力损失惨重,主帅阵亡,贼兵见相城方向援兵,以为朝廷大军至,遂遁逃。
刺史陶渊紧锁眉头,将战报放在书案上,问向主簿胡威:“你怎么看?”
胡威是陶渊从凉州带来的心腹,已看了几遍战报,干脆地说道:“史君,相城县令也已上奏战报至豫州刺史府和朝廷,与顾炎所述一致,最近大汉黄巾贼兵反复,彭城义军夺回相城确实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朝堂上有不少官员称顾炎机智果敢,对其赞誉有加。”陶渊若有所思地说道,他近几日收到数封京都的来信,信中对顾炎都不吝褒奖之词。
“就是太年轻了些,才十八岁。”胡威有些顾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