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是叛军、匪患,朝廷两路大军平叛一年多了,军饷粮草都是巨大开支,国库恐怕早就支撑不了了,增加赋税是必然的。”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却没有什么办法去改变。
“近些日子,朝中又有不少官员升迁,宦官赵思源迁卫将军,统领禁军,李怀原迁征北将军,刚离了外戚,又来了宦官,风雨飘摇。”欧阳光在顾炎面前毫不避讳地评价道。
“其他大臣动于衷吗?”顾炎好奇道。
“自从尚书令郑坤和几个御史因谏言被贬黜后,文臣武将们都不敢再说什么,何况陛下现在很少上朝。”欧阳光摇着头说道。
顾炎心想这些事应该问戴步竹,他对朝中之事应该比较清楚,不过想了想自己关心这些也并用处,以我为主、不断强大自己才是立身之本。
三月初一,一切准备就绪,顾炎第一次在校场之上检阅大军,约一千五百名军侯、屯长、队率列阵在前,其他士兵在后,经过近两年的实战和不停的训练,彭城军如今已是战力极强的不败之师,感受着自己治下军队散发出的勇猛和自信,顾炎心中也是激动不已。
按照欧阳光事先准备的训话进行了动员之后,顾炎看着已经随自己征战数年的将士,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异样情绪,大声呼道:“当此乱世,本君别他求,只愿与将士们一起,守一方太平,护一方百姓!”
“守一方太平!护一方百姓!”校场中将士们高呼。
顾炎以前看影视剧总觉得大军出征前的训话肉麻又鸡肋,如今站在这个位置,才感受到心情的澎湃,才明白训话对士气的提振作用。
动员过后,大军开拔。
大军浩浩荡荡先行至东海郡,与东海郡兵会合,再按计划继续出发前往琅琊郡,开阳城。
彭城军到达东海郡治所郯城后,顾炎下令在东海郡稍作休整后继续前进,此次时间并不紧迫,务必部署妥当。
东海郡衙内,桓依依向顾炎及众人介绍目前琅琊郡叛军情况。
“目前琅琊郡兵与北部叛军在开阳城北一百五十里处的东安城附近对峙,琅琊北部叛军依靠北海和城阳两郡叛军支援,在东安、东莞两座城池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两城相隔不到十里,有官道更有沂水相通,互为倚仗、支援方便,共有约一万叛军据城固守。”
顾炎等人看着地图沉思,两座城池紧挨着,另外有北海、城阳郡两个方向可以随时支援。
按照顾炎设想,北海郡由韩时中、戴步竹去牵制,城阳郡由琅琊郡守王顺派兵去牵制,彭城军围困东安、东莞两城之时,泰山郡派兵攻打琅琊郡北部城池,这些城池防御空虚,又是一波捞军功的好机会,泰山郡太守季恩泽想必十分乐意。
“根据探马情报,东安城及附近约有三千叛军,东莞城及附近约有七千人,其中包括原齐郡叛军四千人。”依依接着补充道。
顾炎指着营帐中沙盘,说道:“其他叛军由韩时中、王顺部牵制,我军兵分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