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大捷之下,尤其是带来这种大捷的将领和军队都是由朱厚照一手提拔和属意建立起来,连带着朝堂之上朱厚照的天子权威也得到提升。
内阁和六部官员在面对朱厚照的旨意和命令时,已经不敢再随意的出声反驳,朝议进程也因此加快了很多。
“臣,有本奏!”
就在朝议差不多结束之时,内阁首辅刘健终于发声站了出来。
“准!”
看着下方的首辅刘健,朱厚照的神色古井不波,让人看不出其心中的想法。
“老臣有感年老体衰,精力也大不如前,恐不能再继续为陛下效力,恳请陛下准许老臣告老还乡。”首辅刘健佝偻着身子,慢慢跪倒在地请奏道。
听到首辅刘健突然提出辞官的想法,次辅李东阳和谢迁二人皆是神色一震,而朝堂之上的文武qun臣也是神色诧异。
“刘阁老既以年迈,朕也不好继续挽留,既然如此,朕就准了刘阁老的奏请。”
如果说首辅刘健的辞官请奏让诸多朝臣想不通,那么朱厚照直接一言准奏就更是让朝中文武感到心神震动。
明明之前户部尚书杨廷和弹劾内阁之时,皇上还大加斥责,甚至还将一个六品御使殿外杖毙,一副极力维护内阁大臣的意思。
现在皇上却又直接准了内阁首辅刘健的请辞,没有丝毫的挽留和阻止,这番态度变化让大部分文武百官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是在那些真正眼明心亮的朝中大臣心中,却是对朝堂之上的变化有了一些猜测,对于皇上的想法也有了一份体会。
“看来皇上心中早就有了定策,我先前的弹劾只不过是枉做小人。”户部尚书杨廷和看着朝堂上的这一幕,心中暗暗一凛,对于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少年天子更加的敬畏起来。
“内阁的天要变了!”
朝中文武大臣心中纷纷闪过这道念头,看向首辅刘健的目光不再有丝毫艳羡,反而充满了同情。
众人知道,从今天开始,刘健这位四朝元老终于走下了大明政治的巅峰,而内阁首辅之位空缺,六部大臣却是有了念想,目光中闪过一丝炽热。
“刘阁老虽然致仕,但也是大明的四朝元老,一生劳苦功高,特擢升荣禄大夫,正一品右国柱,享受朝廷一品大员俸禄。”朱厚照沉声说道,算是给了刘健一个功成身退的荣誉勋贵。
“老臣多谢陛下隆恩。”刘健眼中带着一丝失落一丝释然跪拜谢道。
不是刘健不想继续呆在内阁首辅这大明的权势巅峰,但是刘健知道在覆灭鞑靼一事上,内阁已经彻底得罪了皇上,尤其是自己这个内阁首辅,皇上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继续担任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