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江的问话,让所有人都思考起来。
是啊,一个小鬼子大队,一个伪军团,那样怎么去打呢?
要知道,他们这边,加上徐凯江那也才十三个人。
十三个人,要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干掉一千六百多人?
如果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这十三个人,是必输无疑的。
但是,战争永远不是能够用数学来解决的。
以少胜多的战例,在历史上也是数不胜数的。
这就要看人少的那方面,怎么利用各方面的条件,在战斗的时候,全都变成己方的优势局面。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以多打少,不算本事,只有以少胜多,才是最妙的。
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像巨鹿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不过这个毕竟是少数,一旦发生,必将流传兵史。
但小概率也有它的原因,古代战争以少胜多重点在于以下五点:
一是,将领和军队组织的指挥协调能力以及忠诚程度。
大军团指挥对将领的协调能力要求很高,能力低下的将领带兵多未必能协调好。
特别是大军团中各将领不听从指,往往导致反为小军团所破。战例如淝水之战。
二是,士气和战斗决心。
中国有太多成语说明这个问题了,如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等等。
战例如秦末的巨鹿之战、新朝末的昆阳之战、南北朝时的陈庆之北伐。
三是,对于天气、地形、水火的合理利用。
如上党之战,白起卡住关键阵地导致赵军无法突围。
诸葛亮也是用此方法的高手,三国演义中例子极多。
四是,对于后勤供应的保障能力。
大军团要求的粮草和军械也多,对大军团作战若卡住其粮道,往往使其不战而败。
如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就先烧光袁军在乌巢粮草,致袁军士气大跌,围城之战中也往往对大军团采用困城之法,迫其投降。
五是机动能力。
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军队对中原军队大量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虽兵力少于中原军队,但常采用破粮道,灭散兵的方式击败中原大军。
辽军在五代十国击败后唐、后晋主力的晋安之战、中度之战均是采用此方法。
当然了,这些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是大军团的战斗。
以徐凯江他们这点人数,跟这些以少胜多的战役,基本上没有关系。
但是,在徐凯江这里,却有关于以他们这点人数,如何跟敌人进行战斗的指导纲领,那就是游击战!
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以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
并且,游击战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公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
相传为黄帝风后撰写的《握奇经》认为:“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
对游击部队的作战行动,作了生动的描述。
而在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详细使用游击战战术的人是楚汉时期汉的大将彭越。
彭越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正规使用游击战战术的军事家,可以说是游击战的始祖。
论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他不如韩信,但**绩,他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楚汉战争中,正是由于彭越率领的军队在西楚霸王的楚军后方开展游击战。
打击楚国的补给,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战术,使项羽两面作战疲于应付,使楚军的粮食装备得不到补给,也给了前线汉军不被项羽歼灭的机会。
楚汉战争正是在刘邦的正面防御,韩信的千里包抄,彭越后方的游击战基础上,才在最后的垓下之战中有机会歼灭项羽麾下疲惫的部队,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大规模、长时期地开展游击战,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
解放战争时期,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正规战。
长期的革命战争,使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游击战战法,如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破袭战、围困战等。
这些灵活机动的战法,显示了中国革命游击战争的丰富多彩。
游击战是一种以弱胜强的战术,而且由于需要坚实的群众基础以及熟悉的地形。
通常应用于反侵略一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存自己、打击敌人,最终夺取胜利,这是一种战争艺术。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在徐凯江的心中琢磨。
他并没有说出来,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大家努力去思考以后,再说出来的时候,就更能让人信服和领悟。
此刻,周锦州、张泉名、张浩、张柯景他们,全都在开动脑筋,思考该如何去战斗。
但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战斗的他们。
每当想出来一个想法以后,又快速的被他们自己否决来,连说都不敢说出来。
因为,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过幼稚,太没有实践的可能了。
“怎么样?大家有没有想出什么办法?”徐凯江问道。
看到大家都沉默不语,徐凯江开始发问了。
他觉得,就这么沉寂着也不是一个事,得让大家主动开口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哥,我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了。”周锦州摇头说道:“我们人数实在是太少了,正面战斗没有什么办法,就是敌人战斗,我也想不出什么主意。”
周锦州愁眉苦脸的说道:“地道战、麻雀战、地雷战这些电影我们曾经都看过,但是,要我真正想办法去做的话,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