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下,看似太平,实则喑藏危机,大汉未立之时,天下早已大乱。举国上下,内忧外患,朝中奸臣当道,私扣军饷,致使军心涣散,此乃自毁柱石”
“先皇奈,于朔方揭竿而起,领兵点将,征战四方,先平外敌,后治内乱。历十余年,天下方安”
“后建立大汉,至此己国库空虚,民不聊生,食不裹服,流匪横行”
“经十八年,休养生息,奈何积重难返,当今之势,再得十年方可国富民强。如今西有吐蕃虎视眈眈,北有突厥伺机而动,不出三年,必见刀兵”
姥爷双眼透着睿智,侃侃而谈…
方子舒心里大叹,敬佩姥爷的睿智与通透,姥爷真是一语中的。
“姥爷,您之所言,孙儿深感敬佩,天下大势分析得一针见血、入木三分。那孙儿再问,姥爷,何谓国富民强?”
“好,哈哈哈…好啊!子舒今日能问出此等问题,证明你心中已有所想,也非一般少年,姥爷也想听听你的看法。如有不对,姥爷自当指正,姥爷洗耳恭听…”
陆老爷子哈哈大笑,若有所思的反问道。
啊!真是姜还是老的辣啊,越老越辣,这回是躲不过去了…
“好,姥爷,您就听听孙儿拙见,于当今之世,国富民强这四字本就存在着一定歧义。众人皆以为,国家富了,才有战力来护卫万民,万民在战力的守护下,努力劳作,吃饱肚子”
也曾有言: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意思是国家富有,人民身体强健,身体强健有利于劳作生产和战备”
“但国富不代表民富,国家通过收取重税,强征豪取,等手段得到很多财富”
“那么这些财富从何而来?那是取之于民而富国。孙儿自以为,应该是民富国强,当人民富足了,则自然能强国”
“比如,双溪村一百户,年收稻谷,户均十石,十税三,租二,剩五石,月耗五斗,年耗六石,负一石,也就是缺少两月口粮。全村一百户,全部有两月粮果服”
“如果在国家轻徭薄赋,采用技术与方法,提升粮食产量,产量翻番。同例,双溪村一百户,年收稻谷就变成户均二十石,十税三,租二,户均年耗六,合十一石,余九石”
“此时国家加税至十税五,双溪村多收税两百石,户余七石。民富了,能吃饱肚子,还有余粮了。每年每户能省几石粮食,多点税又何妨”
“心里高兴,身体强健,好日子来之不易,不可失去之时。当有外乱要毁了我们的好日子,那是绝不允许的”
“因为目的一样,大家自然团结一致,朝廷登高一呼,全民皆兵。民众富足,自发每户捐三石,以一国而言,收捐几何?”
“如战乱起时,国库再富,也不是取之不尽。当国库空虚之时,天下百姓又食不果腹、饿殍遍野”
“连个人的生死都顾不了,哪有心思顾其他。此时军中粮、军心涣散、身疲肚饿,何来战力,一击即溃,国之不存。
“曾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所以先富民,民富有余,则可多交于国,国取之两用,一用于强军。军中有粮,身强体壮,则战力提升。二用于强民,提升全民认知,扶助贪穷以致富,则民富国强“
“民乃国之根本,民何来国,得民心者亦得天下。国以民为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泽被苍生,护佑万民”
“民慰勤富,民富则国强,反之国富于民,因税高于民,取于民而荒于民。民穷则志短,志短而弃国,民苦国困而亡,这是孙儿拙见,望姥爷指正?”
此时正厅里寂静声,落针可闻。
特别是姥爷、姥姥像不认识这个外孙一样的看着方子舒,两人皆震撼于方子舒之言论。
年满十五的少年,如此见地,犹如博学多智之大儒,所言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哈哈哈…好啊!哈哈哈,好!”
陆老爷子站起来,大笑着连声道好。
外孙从小就在自己家里与表兄妹们一起读书识字。
本就聪明机灵,不曾想今日能让自己如此震憾。所言深有见解,字字珠玑,非饱学之士不能言,真是老怀甚慰啊。
“岚儿,你和你娘去安排饭菜,我们边吃边聊”
“爹、娘,您们都坐,今日岚儿亲自下厨,舒儿好好陪姥爷、姥姥说话”
陆岚站起来开心的说道,儿子能得到父亲的夸奖与赞扬,亦有荣于所生,必须亲自做几道好菜。
“岚儿,娘和你去做,我也亲自弄几个菜”
姥姥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出身,未出阁前,也算家境殷实,也为有这样的外孙而高兴,也准备亲自做两个小菜。
娘俩就带着小灵儿一起离开。
“子舒,你有什么事需要姥爷帮忙的?你直说,只要是姥爷力所能及之事,姥爷尽力而为”
陆鹤鸣十分开心的说道。
方老爹笑呵呵的看着儿子,如果不是环境不允许,不然脸上都笑出花来了。
生子当如此啊,因为昨晚的谈话,今日己不再惊讶。
现在儿子说什么他都觉得理所当然,毕竟儿子独到的见解和认知,足以证明儿子的优秀。
“佬爷!村里现状是:食能果腹、衣能遮体、和平共处、互帮互助、亲如一家。护村之责,人皆有之,但小富即安,防患于未然之心”
“山贼流匪年余未现,难免放松警惕。如流匪突现,当如何处之?”
“以散财送粮而消灾,匪离而三日再至,又当如何?”
“再以财粮以息祸,又半月而至,村里已财粮。匪愤而动刀兵,众人合力抗匪,敌众我寡之下,再之需顾老弱妇儒,村必灭之”
“人远虑必有近忧,姥爷为一村之长,如何带领一村之民以解外患?”
“当今之世,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大乱再起,安能偏安一隅?”
“子舒所言甚是,村里安危,系于一身,姥爷久思而不得其法啊,子舒既然点出问题所在,可有办法?”
姥爷面色严肃的问道。
“姥爷!孙儿之法以坚壁清野、强村固防,以求永绝后患。若行此事,需全村配合,孙儿年方十五,人微言轻,不能服众”
“姥爷乃一村之长,德高望重、一言九鼎,若强压而施,仍难为长久之计。若想事有可为,须众人一心,方能成事”
方子舒说完。
姥爷陷入思考,久久方抬头言道:
“子舒商瞻远嘱,一心为村,守村之责,乃全村之大事。姥爷我虽年迈,但尚有余力,今日就邀几位能主事之人共商此事”
“到时需子舒你将心中所想全盘托出,如方法得当,姥爷必全力支持,关乎全村性命,不可儿戏!”
“姥爷放心,孙儿虽年幼,但已知轻重,万不敢用全村性命开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