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雅脸色变了变,大盛越来越衰退,除了频繁的灾害,就是地方贪腐严重。
水至清则鱼,这个道理,盛明帝自是知道,所以对于一些贪腐之事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谁知道,朝廷的纵容,反而让他们越发嚣张。
从前发下去的钱粮,到普通百姓手中至少还能剩个两三成,到后面,灾害越来越频繁,发下去的钱粮,最终百姓能拿到手的,已经是十不存一。
可终究是天高皇帝远,砍了几个负责管辖的小官,却也济于事。朝中大臣,也没几个是干净的,盛明帝曾经派了人去查,要么是功而返,要么人死灯灭。
因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盛一天一天地衰弱下去,民间怨声载道。
才四十出头的盛明帝,已经是白发横生,老态渐显。要不是朝中几位老臣撑着,大盛朝恐怕比剧情里还要动乱的更早一些。
“娘娘,臣妇有一计,或许能暂时解大盛之困。”
姜尔出言,将封雅的思绪立刻拉了回来。
封雅听着姜尔温和的声音响起。
越听越震惊,看着姜尔的眼神,充满了探究。
姜尔也知道自己说的太多,与原主人设不符,恐怕会招致祸端,但是她等不了了。
离穿越女降临,还有六年。
她没有穿越女那种力挽狂澜的能力,只能先引起皇帝的注意,留足足够的试时间,才有可能逆风翻盘,完成这个世界的任务。
......
两个时辰后,姜尔见到了这个国家最高的掌权者,盛国的皇帝,盛明帝。
盛明帝坐在高位上,脸上虽布满了疲惫和沧桑,眼神却明亮如炬,气场强大,威严摄人,看着姜尔的目光充满了好奇和探究。
他有些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能说出那样的见解。
“臣妇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姜氏,你可知,后宫不得干政!你一个内宅妇人,如何能得知这些朝中之事的?”
姜尔垂着眼,像是不敢直视天颜,态度恭谦。
“回皇上,臣妇,臣妇也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只是记得之前做过一个梦,那梦中人告诉了我许多事。”
“起初,我并没有当回事,但慢慢地,他说的那些事,竟然都一一发生了!”
姜尔的神情带了几分惊惧,像是第一次遇到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借余光偷偷瞟了眼目光深沉的盛明帝,继续道:
“可我终究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内宅妇人,就算是知道,却什么都做不了。恰好皇后娘娘召我入宫,我便想着,将这事告诉皇上和皇后娘娘,好歹能为国尽忠一次。”
“你就没想过将这事告诉荣国公吗?”
盛明帝第一时间抓住了姜尔言语中的漏洞,大盛朝的女子,以夫为天。妻子遇到这样离奇的事情,第一反应竟不是告知丈夫,反而舍近求远告诉皇后,怎么想怎么不对。
“我自然是第一时间想将这事告知国公爷,可国公爷常日里流连青楼,我又一直没有子嗣,我不想......”
姜尔一脸悲戚,欲言又止,端的是一副被丈夫伤透了心,随时面临下堂的凄苦样。
盛明帝听到这个理由,倒是信了两分。
“荣国公平日里虽然荒唐了些,但你放心,若是所说属实,那就是于朝廷有功,他自然不敢拿你怎么样的。”
.........
出了大殿后,姜尔长舒一口气。
她告诉盛明帝,两个月后,淮南将发生兵乱。
是真是假,到时候就知道了。
只要盛明帝证实了这件事,后面就会好办许多了。
祁东已经有两年没下一滴雨了,大量的灾民往南边逃,朝廷拨下去的五十万两赈灾银,却毫作用。灾民们逃往淮南,淮南的官员被杀,那群灾民在淮南烧杀抢掠,称王称霸。
这也是大盛开始动乱的开端。
这两个月里,姜尔也没有闲着,皇后跟她的关系越来越好,她也成了凤鸾宫的常客。
盛姝身为宗室女,与后宫的关系也不,经常跟姜尔一起,带着小白芷进宫。
小盛裕和小白芷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只要穿越女不从中作梗,在一起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对此,盛姝和封雅也都是乐见其成。
姜尔经常会带着小盛裕和小白芷一起,给他们讲故事,然后不动声色地引导着小盛裕去思考一些朝堂之事,将自己的理论和想法说与他听。
小盛裕聪慧过人,又正直善良,大有明君之相。只是性子不够果敢,有些优柔寡断。若是生在盛世,倒是极好的守国之君,可偏偏逢于乱世。
这算起来,在剧情里,秦寂的做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臣贼子,还是维护了盛家皇位的忠君之臣,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