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相信哥哥是不会害我的,那我就不问了。我这就引你去那武松处,让你二人相见”说完,便带路前往武松住处。
此时武松因感风寒,躺在床上,冷暖自知,好不凄凉。
却说武松也知自家性格,没惹得主人家赶出去,已是好事了,却没有怨念之说,因此计划着只等身体好了,便去投奔在清河县的哥哥大郎。
在武松胡思乱想之际,宋江和柴进来到了武松的住所。
“武松,这是我家哥哥宋公明,也就是江湖人称‘及时雨’的宋江。宋江哥哥听说你在这庄子上,特要来一见”
“哥哥,这就是那武松武二郎,你心念念的好汉”柴进各自给宋江和武松介绍道。
武松是在水浒中是第二十三回出场的,文中对武松的外貌描写是:“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真是人间太岁神。”
虽然已经脑补过武松的相貌,然而等真正看见此人时,宋江也不得不称赞一句:“不愧是啖人罗刹须拱手,护法金刚也皱眉的武二郎!”。
听到自己仰慕的宋江哥哥如此推崇自己,武松一个激灵,瞬间觉得病去如抽丝,身体已经好了大半,立马从床上起来,跪拜道“久闻兄长之名,今日一见,实属三生有幸!”
“贤弟,莫要如此,快快请起”宋江连忙扶起武松,三人落座后,柴进又安排了一桌酒席,三人一番痛饮畅聊后,宋江和柴进便告辞离去,让武松安心休养。
得知宋江如此看重武松之后,柴进对武松的态度是急转十八弯,往后几日是杀羊宰猪,招待武松和宋江,不在话下。
宋江当然是对武松每日嘘寒问暖,小到给武松置办衣物,大到教武松为人处事之道,无话不说,真情实意!
话说武松自幼小父母双亡,由哥哥大郎带大,然而大郎一个粗汉子怎知这照顾人,便任由武松独自长大,却也不曾教授武松什么做人道理,这也导致了武松因为闯祸从而远走他乡。因此,几日的相处后,让武松觉得宋江更像是一个亦父亦兄的角色,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宋江哥哥,从未有一个人这么懂我!”想到这几天宋江对自己说的话,以及那志趣相投的性格,无不让武松感觉自己找到了人生知己!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在武松感觉自己身体已经恢复了之后,武松依依不舍的向柴进和宋江辞行,去寻找自己的哥哥。
听说武松要走,宋江劝阻无用后,柴进便安排了酒宴给武松送行。一番吃喝之后,宋江眼见时机成熟,提议道:“两位贤弟,你我三人也算是一见如故了,为兄在此托个大,想与二位贤弟义结金兰,不知二位贤弟意下如何”
“二位哥哥,武松早已有想法,只是觉得自家身份配不上二位兄长,遂一直未曾提及”武松听完宋江的话,立马同意了!
“哥哥,小弟初见兄长之时便有此想法,只怕会唐突了兄长,才不曾说起,今日听兄既然提议,柴进哪有不答应之道理”柴进紧随其后,表示赞同。
眼见着二人都同意自己的提出的意见,宋江自是喜上眉梢,喜形于色。
不同于那些绿林结拜,只要双方开心,结拜,大哥小弟就喊了起来。宋江三人的结拜是真正的结拜:
选一个黄道吉日,三人沐浴更衣,焚香礼拜,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据史书记载:宋江三兄弟结拜当天,天空浮现三日当空之象,九龙横空飞舞,阵阵仙音环绕—由此拉开了宋江三兄弟不离不弃,舍身取义的新篇章!”
三人中宋江为兄,柴进次之,武松为弟
“二弟,三弟”
“大哥,三弟”
“大哥,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