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郑之瑞摇头说道:“大王误会了,郑某并未对此心存怨恨,大王已经解释过了田彪意图引外族入侵,已经触及到了我中原的底线。更何况大王已经答应照顾田彪的家眷已经仁至义尽了!……只是郑某生性淡凉罢了。”
说实话,郑之瑞对于田彪之死确实心存怨恨,从当时逃跑时首先通知田彪的举动就知道田彪在郑之瑞心底的重要性。
但是当日在被吴用劝降时,他非但没有杀武松为田彪报仇,而是理智地选择了投奔梁山,这也只是无奈之举因为他明白,倘若执意与梁山作对,那么下场,都只有死路一条。更何况他也不一定能杀了武松。
哪里像现在,不仅仅能听到眼前这位梁山之主如此诚恳的话,更是连田彪的家眷都已经安排好了,郑之瑞心中的怨恨,早就逐渐消退了。
有梁山之主,亲手覆灭了自己晋国,更是打败了金国三十万铁骑的的雄主,这等人物亲口致歉,谁还能奢求更多?
没错,在赶来威盛的路上,吴用已经将梁山打败金国三十万铁骑经过一番渲染之后,告诉了田豹、李天赐、薛时、郑之瑞等降将,哪怕早就知道消息的田豹在听完梁山轻而易举的就消灭了金国三十万铁骑和一万铁浮屠后,都是满眼的震撼!
毕竟在晋国想着求援金国的时候,梁山已经将金国打败了,这等差距,也是田豹、李天赐、薛时、郑之瑞等人完全放弃挣扎的原因之一。
是故,他掩饰道:“郑某是真心觉得,似我等败军之将,不值得大王如此器重。”
“败军之将?呵呵。”
宋江笑了笑,目光在诸将脸上一一扫过,旋即开口说道:“崇宁二年,郑之瑞将军率军三余万,于三个月内,攻陷汾阳,当时朝廷派十万军士围剿,失败而归……”
宋江徐徐讲述郑之瑞当年的战绩,让郑之瑞微微一愣。
“崇宁二年,薛时、林昕两位将军镇守太原,先后遭到辽国两次进攻。……辽国精兵十万猛攻太原数月,却依旧无法攻克此关。”宋江的目光,转向薛时、林昕二将。
“崇宁五年,李天赐、胡英、唐昌三位将军率军御敌于外,在战死五万精锐之士,将辽国大军打退,保住了河北之地免受外族的侵害……”
只见在田豹、李天赐、薛时、郑之瑞等诸将复杂的神色下,宋江细细讲述在座诸将曾经的战绩,这让在座诸将心有容焉之余,亦对这位梁山之主的博闻强记感到吃惊。
同时,他们对眼前这位梁山之主竟然如此清楚自己等人的事迹而有所感动。
在最后,宋江诚恳地说道:“宋江从不敢小觑晋国,甚至于,宋江对晋国从来都是心存敬意,在我梁山建立最初,我梁山一直在将诸位将军当做志同道合的兄弟,因为诸位将军都是在默默的执行着保护治地百姓的信念,这和你们建立晋国最初的信念一致……诸位皆是韩晋国的栋梁,同时也是河北百姓心中的英雄,宋江是诚心希望,诸位能为我梁山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