颰起皱波行,炎令万绿摇。
夏季,起风了。
黎木一个人靠在钓鱼台旁,安静的垂钓着。
远处是小小的忙碌的身影,仿佛缀在即将沉入大地的光片上。
抿一口茶水,凉一凉下午的暑气。
“噗通~噗通~”
浮漂再次轻点,在浪花中微不足道,却特别。
黎木摆了摆衣袖,握紧鱼竿便提。
霍~有重量的!终于上大鱼了!
这时候千万不能急,以防断线脱钩。
鱼竿颤抖,鱼线震颤,水中波纹一个挨着一个四散而开。
黎木紧紧把住,不断微调鱼竿方位,始终与鱼保持着一定的对抗角度,并且每在一个角度稳定便开始收线。
转轮转动,鱼线回收,停停收收,收收放放。多次失误,差点功亏一篑。
黎木一边紧盯通知,一边拉扯。
终于,再数分钟的搏斗后,鱼鳍偶已然露出水面,“通知”提示可以提竿。
“哈哈,上来吧你!”黎木大笑一声,收杆抄网。
一只怪鱼出现了,鱼脑袋像老虎,身体像鲇鱼,鱼翅大而硬。
【通知】:虎头鱼,一集,潜渊鱼类,4.3kg(新纪录!),评价C。喜食贝类等带壳生物,性格暴躁,食量大,繁殖快,咬合力较强。
难怪失误了好多次都没脱钩,合着是这鱼是和自己杠上了。
......
随着青铜器的普及,鱼竿也迎来了新的革命。
抛竿也由此诞生。
原本大家只敢在近岸30区域内捕鱼,原因就是捕鱼器具的落后。
而当青铜器出来后,抛竿设计图也成了实物,半深水区的鱼类也因此端上了人们的餐桌。
深水鱼的独特味道:低腥、鲜嫩、营养丰富,很快就成了人们最喜欢的肉类之一。
不光如此,半深水区的鱼群偶尔会钓上来奇怪的生物,乃至物品。
比如“多宝鱼”,这种鱼肚子里经常会有好东西。
珍珠、古代遗物,都有可能存在。
但是因为过于稀有,而且受到“夏季鱼王”的保护,还没能收获几条。
“夏季鱼王”,虽然只是一个搞怪的称呼。但其相貌还没人见过,实力堪比二集巅峰,性格狡猾,实力强劲,断在它手上的鱼竿就不下20根。
根据族人描述,这家伙的体格至少来自“深水区”,但总喜欢跑到“半深水区”来咬钩。而且行踪捉摸不定,运气不好几天都遇不到一次。
黎木也是抱着解决它的目的去钓鱼的,不过显然运气不好,并没遇到。
收获了2条评价E的“红尾鲤”,4条评价E-的“小白刀”,以及一条评价C的“虎头鱼”。
“嗯,带回去给小姑娘们补补身体也不。”黎木看天色不早,也就不再逗留。
“那个...”
耳畔突然传来了细微的声响。
黎木习惯性的转过头,却没有发现任何人。
“可以把那只奇怪的鱼给我嘛?”
声音再次响起。
黎木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是一名小女孩。
“哦?能告诉为什么吗?”
倒不是黎木舍不得虎头鱼,而是黎木想教会小孩子不能不劳而获。
不然以后,这小孩天天蹲这里白嫖别人的鱼,还会健康成长吗?
“唔...我想,我想把它养起来。它是我还没见过的鱼...奶奶也会很高兴的...”小姑娘支支吾吾的说道,看起来年龄比娜娜还小。
黎木微笑着回答道:“嗯,你想要的话,也不是不行,不过,得用东西来换。”
“唔?”小姑娘一看黎木同意,顿时眼睛明亮了起来,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个...用这个换可以吗?”
小女孩从衣服里掏出了两颗密密果。
黎木看也没看,把鱼提到了小女孩面前:“当然可以。”
“太好了!奶奶一定会高兴的!”小女孩兴奋的和黎木进行了交换。
“小萝卜?”远处传来疑惑的声音,是一位老者。
黎木认识她,是负责水产养殖的卡瓜拉奶奶。
奶奶自然也看到了黎木,激动当场想要趴下了,却被黎木用手势悄悄制止了。
“嘘~”
“大哥哥,谢谢你。我奶奶来找我了,我先走啦~”小女孩看到奶奶来了,兴奋的朝黎木摆了摆手,跑去奶奶那里了,“奶奶!你终于来了!今晚我要吃...”
远处的奶奶拄着拐杖,单手摸了摸孙女的脑袋,一脸慈爱。走之前,朝着黎木投以感激的神情。
黎木也还以微笑,点了点头。
嘶~总感觉哪里不对?
下午不是要上课吗,那小丫头怎么跑过来玩的?看来教育队,要稍稍严格一点了啊。
已经走出数百米的小女孩止不住的打了个喷嚏。
“阿秋~”
“早晚凉,早晚凉,记得穿衣服啊。”奶奶絮絮叨叨的说起来。
“啊呀~知道啦,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