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尔哈朗再三致歉。并亲自搬来椅子,双手扶着杨嗣昌入座,姿态放得极低。济尔哈朗不仅精明,心机深沉,还能屈能伸。否则后来也不可能,成为八大“铁帽子王”中的幸运之王。他先后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朝,无论风云如何变幻,都是屹立不倒。况且这次是真的是误会了杨嗣昌。劝降刘兴治,这可是大功一件。有了刘兴治做内应,东江镇唾手可得。皇太极若是知道这个消息,必定会欣喜若狂。别说是向杨嗣昌赔礼道歉,就是下跪也不是不可以。杨嗣昌这才消了气。阿敏大喜。他却不曾留意,杨嗣昌的后心被汗水湿透了。胡泽心中暗自钦佩。沈阳大掌柜果然是非同一般。也难怪云真人能选中他。济尔哈朗是个十分精细的人,心中依然存着疑虑,又仔细对胡泽一番询问。胡泽老老实实地答道:“我派去的人见了刘兴治,他的手臂的确有伤,且伤可见骨。并通过多方打探,刘兴治正是在皮岛被刘兴祚所伤。”阿敏兴奋地说道:“看来刘兴治,这次是真心归降了。”济尔哈朗眉头一皱。正要开口时,杨嗣昌忽然说道:“小心诈降,万万不可轻信!”阿敏诧异地问道:“杨先生以为,刘兴治跟黄盖一样,归顺有诈?”刘兴治不是黄盖,我也不是阚泽……杨嗣昌说道:“事情太过顺利,我也不敢确定刘兴治是真降还是诈降,因此不可轻信!”“杨先生所言极是!”杨嗣昌的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济尔哈朗对他的怀疑。阿敏眉头大皱,“机会难得,总不能因为不敢确信,就将刘兴治拒之不理吧?”杨嗣昌微微一笑,说道:“我有一个办法,来验证刘兴治是真降,还是诈降!”阿敏急切地说道:“先生请讲!”杨嗣昌缓缓说道:“投名状!”阿敏一脸懵逼。济尔哈朗问道:“杨先生,什么是投名状?”“在明国,绿林好汉们入伙前,须签一份生死契约,方能落草为寇,这就是投名状。”“《水浒传》中,林冲雪夜上梁山,梁山贼寇首领王伦要求林冲拿一个人头来当做投名状。”杨嗣昌一番解释。阿敏一时没反应过来,还有些迷糊。济尔哈朗却恍然大悟。“杨先生的意思是,让刘兴治杀明国将领,以此当做投名状。”“他若是真心投效,就会照办,若是推辞,那肯定是诈降!”“杨先生妙计!”济尔哈朗连声赞叹。杨嗣昌傲然一笑……云真人妙计!“杨先生果然是大才,胜过范文程太多!”阿敏总算是明白了过来,欣喜地说道:“我有杨先生,就像是刘备得到诸葛亮!”女真人喜欢听说书人讲《三国演义》,对里面的经典桥段了如指掌。此时阿敏虽然是有感而发,却道出了心迹。济尔哈朗眉头紧皱,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又开始满嘴放炮了。这张毫无遮拦的嘴,迟早会有一天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杨嗣昌当场写了一封信,让胡泽送到义州去。济尔哈朗心思缜密,暗中派人潜入东江镇刺探消息。数日过后。胡泽带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送到阿敏的中军大帐。人头的主人,正是孔有德与耿仲明。阿敏得知二人都是东江镇的参将,顿时大喜,对刘兴治的归降,再无任何怀疑。与此同时。济尔哈朗派去打探消息的细作,也返回复命。细作证实了刘兴祚与刘兴治兄弟反目,卢象升为了讨好刘兴祚,刻意打压刘兴治的事情。于是济尔哈朗疑虑尽消。第二天,建奴大军发起猛攻。与此同时,刘兴治在义州起事,宣布倒戈。明军溃败,鸭绿江以西的地盘丢失殆尽,一口气撤到铁山一线。<
/br>此时明军在鸭绿江以东,仅剩下铁山、宣州等数座城池。再往后退,就要退到大海里,就只剩下皮岛、獐子岛等一些岛屿了。阿敏率领大军进驻义州。杨嗣昌拜会阿敏,斥退左右。杨嗣昌问道:“二贝勒接下来有何打算?”.阿敏杀气腾腾地说道:“攻克皮岛,杀了卢象升、刘兴祚,占据东江镇,让辽南尽归我大金!”“二贝勒真是志向高远!”杨嗣昌笑道,语气中透着明显的嘲讽之意。阿敏皱眉问道:“杨先生这是什么意思?”杨嗣昌问道:“我听说,二贝勒曾经说过,‘我何故生而为人?还不如山上的一棵树,或者坡上的一块石头,即使被人砍伐为柴,甚至被野兽浇上一泡尿,也胜过今日。’是否真有其事?”阿敏面露愤懑之色。这番话,正是他领军征服朝鲜后,自立为王的图谋失败之后说的牢骚话。杨嗣昌继续谆谆善诱:“二贝勒素有大志,此时天赐良机就在眼前,为何不去把握,莫非心甘情愿地居于人下?”阿敏眸子里精光一闪:“先生的意思是……”“不出数月,辽南将尽归二贝勒所有。”“辽南与朝鲜接壤,面积、人口不逊于金国。若是当做根基,大业成矣!”“昔日刘备入西川,得以三分天下,如今二贝勒握辽南、朝鲜,一样能够与金、明并立!”杨嗣昌的一番话,阿敏如同醍醐灌顶,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目光变得灼热。“皇太极不会答应。”阿敏身为四大贝勒之一,自然不是什么废物,还没有被天大的馅饼冲昏头脑。杨嗣昌冷笑道:“从古至今,江山是打出来的,可不是别人让出来的。二贝勒要成就皇图霸业,难道还要皇太极同意不成?”阿敏瞬时醒悟,一拍脑门,“要不是杨先生提醒,我险些错失良机!”杨嗣昌接着说道:“镶蓝旗未必会都听二贝勒的,二贝勒可以以庆功名义设宴,当众试探众人的心思。”“杨先生所言极是!”阿敏深以为然。然后他兴奋难耐,拍了一下杨嗣昌的肩膀,大笑道:“等我成了一国之主,先生就是丞相!”《三国演义》害人不浅……杨嗣昌连忙称谢,改口称阿敏为‘大汗’。阿敏放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