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外。由于今天要议的事情较多,朝会依然还在继续。时间有点长,大臣们却都不觉得饿……一碗‘黎民疾苦’,还是很管用的。并且薛濂、刘令誉等人,还吃了四碗,至今还有点撑。饿倒是不饿,可就是出气有股子馊味,让人不怎么舒服。大臣们不得不佩服崇祯的定力。城外八万多流民聚集闹事,陛下居然还能安之若素。不得不说,当今天子,有乃祖之风。正商讨间,刘荣嗣匆匆返回。“刘卿,城外的流民散了?”崇祯若无其事,风轻云淡。天大的事情,有叔父从中谋划,那还叫个事?“回禀陛下,尚未散去!”刘荣嗣由于走的太快,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崇祯的眉头一皱。怎么跟预想的不一样?难道叔父这次失算了?那可就出奇了!大臣们的神色凝重起来。薛濂等勋贵差点笑出声来。“陛下误会了。”刘荣嗣赶忙说道:“流民已经被安抚下来了,由于要办理一些手续,要耽搁一些时间,估摸着明天早上才能散尽。”大臣们这才松了一口气。薛国观问道:“八万多流民,又是怎么安抚下来的?”“全部返还窑工们被克扣的工钱,”“水泥、煤炭、钢铁等公司招工,流民们的衣食有了着落。”“八万流民,无不跪谢皇恩,山呼万岁,称陛下,为千古未有之圣君!”刘荣嗣朗声说道,声音中透着亢奋。“善!”崇祯振奋击掌,龙颜大悦。大臣们难以置信地看着刘荣嗣。一名大臣问道:“哪有那么多的工,能安顿八万流民?”温体仁笑着一番解释。成立煤炭、钢铁等公司的事情,他自然是清楚的。安顿八万流民,不要那么简单!顺便把云真人勾画的蓝图,也向大臣们大致介绍了一番。云逍即将成立新公司的事情,这几天都在疯传,很多大臣都想尽办法入上一股。大臣们却没怎么也想到,云逍会有这么大的谋划。这要是真的铺开了,将会给大明带来什么?解决流民就业、朝廷赋税增加,这些都不去考虑。发大财的机会来了!云真人一出手,那肯定是白花花的银子滚滚而来。上次水泥公司没能入上一股,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良机。薛濂等有矿的权贵们,脑瓜子里一阵‘嗡嗡’作响。这些新成立的公司,把流民全都给招走了,上哪儿找那么便宜的劳力去?更为要命的是,煤炭公司一旦成立了,以后的西山煤矿,哪里还有他们的油水可捞?等等,这些都不重要。那些流民,就是他们跟朝廷、云逍子叫板的筹码。如今被釜底抽薪了,还拿什么叫板?这要是追究下来……薛濂等人一阵不寒而栗。陈仁杰看了一眼身旁脸色发白的刘令誉,摇头一笑。现在知道云逍子的厉害了吧?这次出头的官员,少不了要挨板子,丢官都是有可能。多亏没跟着你瞎掺和!温体仁问道:“窑主欠窑工们的工钱,怎么也由公司来退还?”他是心疼云真人的银子。被拖欠工钱的窑工虽说没有八万之多,可也不在少数。所有拖欠的工钱加起来,肯定不是小数目。怎么也不能让云真人花这个银子。刘荣嗣看了一眼薛濂,正要答话,王承恩和刘兴祚前来向崇祯复命。崇祯问道:“这次流民聚众闹事,锦衣卫和东厂查清楚缘由了?”“据查,流民聚集闹事,是因窑主故意克扣窑工工钱,并散布谣言,煽动流民前来京城请愿。”“锦衣卫已将各窑主缉拿归案,并将拖欠窑工工钱全部退还。”
刘兴祚率先奏报。奉天殿前一片哗然。煽动流民作乱,跟谋反的性质是一样的。查不出来也就罢了。这一旦查出来,肯定是要杀头的。薛濂等勋贵两股颤颤,险些难以站立。王承恩接着奏报:“据东厂所查,西山煤矿的窑主,正是受阳武侯等六名勋贵指使,煽动流民聚众闹事,以此胁迫朝廷。”.崇祯看向薛濂,森然说道:“煽动民乱,要挟朝廷,莫非是要造反?”薛濂等勋贵赶忙上前跪下。有的勋贵发现,一共只有六人出来认罪。可前几天在阳武侯府中密商的,一共有九位啊!难道还想蒙混过关?“臣冤枉啊!”薛濂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他指着刘兴祚和王承恩:“他们二人,一个受云逍子举荐,一个与云逍子关系莫逆,他们与云逍子沆瀣一气,结党营私,诬陷于臣!”温体仁看了一眼薛国观、张维贤等人。要是说结党营私的话,这朝堂之上,有大半高官都是云真人的‘党羽’。。寻常人想加入‘明党’,还没那个资格呢!“结党营私?”崇祯忍不住笑了。朕早就知道叔父‘结党’。可朕也是叔父的党羽之一啊!“刘兴祚、王承恩乃是奉了朕的旨意,前去清查西山煤矿,这么说,朕也是云逍子的党羽?”崇祯一声冷笑。薛濂顿时恍然大悟,随即满心绝望、愤懑。堂堂大明天子,居然给大臣挖坑,这道德吗?“臣举报,阳武侯薛濂私下勾结勋贵,密谋了这次的流民风波!”“臣也可以作证!”三名勋贵同时站了出来。薛濂等勋贵彻底绝望,这下子没有任何抢救的可能了。崇祯冷冷说道:“薛濂,现在你还有何话可说?”“臣,知罪。”薛濂跪伏于地,事情到这个地步,不认罪也毫无意义。崇祯当堂宣布,将薛濂等六名勋贵削爵,没收家产,交由三法司议罪。刘令誉等言官为薛濂发声,煽动民乱,同样也被罢官议罪。处置完薛濂等人。崇祯有感而发:“刚才薛濂说,云逍子结党,朕深以为然。”众多大臣们心中一凛。陛下这是要拿云逍子开刀?没任何预兆啊!“云逍子结党,却绝不营私,他图的是大明富强,营的是百姓福祉。”“若是满朝文武,都能如云逍子这般,一心为为国为民,朕情愿与他结为同党!”崇祯的话语振聋发聩,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