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远自打做了驸马以后,便再也没有出去鬼混过,上次被人闷在麻袋中打了一顿让他知道京城有不少人都垂涎着自己这个位子,这是在为长平公主打抱不平,都说挨打才能长记性,杨修远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和公主成婚之后,便留住在了京城里的公主府,按道理来说公主应该跟他一起回清河才对,只是他们两个订婚不久天子就御驾亲征外出,长平公主这个做女儿的自然想要陪着自己的娘亲,本来公主不在身边,没有了许多繁文缛节,他应该高兴才是,可偏偏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杨家的来信,信是他爹写的,内容只有寥寥几字:“家有变故,速归”
家中有事,且恰巧赶上了长平公主日日住在皇宫,杨修远都没有琢磨其中缘由便跟自己名义上的媳妇打了招呼,着急忙慌朝着清河回去,走时正值夜寒的十月底,回来之时已是晨露厚重的十一月初了,长平公主出身皇宫,受到的各种教育都是顶尖的,而恪守妇道这一条,更是无可挑剔,可长平公主越是表现得知书达理,对于杨修远来说越是一种无声折磨,没人知道他在家中的十几日做了什么,长平公主没有问,他也没有说,即使心中对于这件事他非常想一吐为快。
如果说走时候的杨修远是轻松惬意的,那这次来到京城来之后,他就是备受煎熬。
这一日,杨修远站在廊道上望着翘了皮的梅树出了神儿,公主府的院子继承了梅妃的简洁素雅,院儿中几乎没有其他植物,这几株梅树,还是长平公主出生之日栽种的,怔怔的站立不动,杨修远想了很多很多。
自己爹爹回来之后便不再皇宫中久住的长平公主回到了自己的府邸,每日无需请安的日子让她也学会了睡懒觉不起床,从记事养成天亮而起的好习惯只跟着杨修远睡了不到一个月就被完全带坏了,长平公主很喜欢这种睡到自然醒的感觉,也不止一次因为懒觉而错过早膳,杨修远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因为这个坏习惯是从他身上学来的,而他则是学自比他更能睡的--江渊。
俗话说由好入坏易,由坏入好难,二人现在就是这么一个状态。不知站了多久,杨修远感觉自己身上有些凉了,从清河杨家回来之后,他就不怎么记日子了,现在算上一算,已是十一月。
清晨起来没有在床榻之上摸到自己夫君的长平公主时而会做噩梦,梦中的她总是会见到杨修远满身是血地离他而去,今天早上又是如此,慌张的披上一件雪白锦裘拖上鞋子,她下床后就欲寻找杨修远。
推门而出,心心念念的人就在眼前,长平公主心中大安,杨修远似是没有听见开门声似的身子不动,长平公主见状轻轻走上前去挽住其臂膀询问道:‘夫君,今天为何起来这么早?大早上就望着院儿里出神,是在担心京城的局势吗?’
说话很是温柔的长平公主对于杨修远的喜欢远超常人理解,在这个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时代,能和自己心爱之人喜结连理的难度不用多说,所以长平公主很知足,具体知足到哪种程度,恐怕是知道眼前人是杀人犯,是个有野心要对他爹不利的臣子也无妨。
杨修远回了神,扭过头来:“没有,只是算算看什么时候该下雪了,平儿,你的身子有反应了吗?”
手顺势放在长平公主的头上,他的动作自然流畅,后者享受地眯上了眼睛,一手抚在肚子上道:“下雪估计要等半月呢,身子还是一样,这肚子就是不争气的很”
长平公主忽然气地跺了跺脚,鼓起了小脸,杨修远见状微微一笑俯下身子:“地里收成不好,百姓不会觉得是地的问题,而是他们耕的不够勤”
“流氓,你想干嘛?”长平公主忽然紧了紧身上的雪白锦裘,杨修远合上嘴角一把将其拦腰抱起:“既然还没有反应,那夫人和我就应该多加把力气才是,今年争取能怀上,明年秋天咱们就是一家三口”
“哎呀”一声的长平公主瞬间羞红了脸,秀拳紧握,她锤在杨修远胸口:“不要,现在是白天呢”
虽然长平公主是在拒绝,但其语气说得酥酥麻麻更引起了杨修远心中的邪火,将其重新抱入房间之后,衣衫整洁的两人同时倒在了床上,片刻之后,锦裘被蹬掉在地上,房间内春光乍泄......
水乳交融的杨修远做到一半的时候忽然出了神,他又想起了自己回清河杨家之后父亲跟他说的那些话,他以为让秦讣闻死就已经是利用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可结果却表明,纸永远包不住火....
“嗯...啊..”声的忽然停止拉扯回了杨修远的思绪,甩出脑袋中愁闷的想法,他开始奋力耕耘,实木硬板床发出吱呀声响,在公主府的清晨传遍四周,杨修远很快便大汗淋漓,自打上次他去了城西老刘头那里看过病之后,他越发觉得自己身体虚弱,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自己在房事儿上出了点问题,觉得自己有必要再回去看看的杨修远大喘气几口之后就又进入了状态,眼神迷离的长平公主此时已是如上云端。
-------
张忠祥暗中做的许多事情都被天子看在了眼里,如果让天子对于手下人不忠于自己的感受划分级别
,那张忠祥绝对能够排在第一位,天子近臣选拔严格,最是能体现主辱臣死,张大公公的几次行为,放在往常,十个脑袋都不够杀的,可如今因为形势严峻,李清平这个眼睛里容不得任何沙子的人,竟也是破天荒的没有多说一句。
看着是犯了错而不自知的张大公公其实比谁都清楚自己做了什么,若是捅出去又要付出什么代价,只不过他精准的拿捏住了天子的行事风格,就比如他现在做的所有事儿,都是适合秋后算账,而非直接打杀。
在天子眼中他和自己的贤侄大抵是不忠和不义两个帽子戴在头上的人,前者说的是他,后者含沙射影说的是他的贤侄江渊,只不过这个看法只在天子自己心中,外人是不是这么觉得他猜不透,至于战战兢兢的朝廷百官是会荒唐地觉得若是他们是清江南的官儿,是不是就不用提心吊胆遭这份罪了?还是说做好了跟天子共赴黄泉的准备,鬼知晓。
他只知道,人性自私,肯真的如同柳祈谷一般送了性命只要名的人,终归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