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在十一月初七沦陷在夏国的攻打之下,没有了世家雄壮势力的支持,许多城池都失去了一战之力,章台沦落为夏国的临时驻扎地,同处与临安对立的虎丘是柔然人的地盘,两个国家所在的位置都是挟制临安城,形成犄角之势,双方都不着急,甚至还有时间让自己的将士修养生息,比起来每日都在城头上担惊受怕的夏国将士,他们简直不要太轻松,柔然夏国的小统领并没有很闲,他们忙着在拿下的城池中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残忍杀害南清百姓,这种行径当然人神共愤,而刚果对此并没有任何管制,甚至还故意让手下当着临安城众多将士的面来实施暴行,要的就是让京城里的人看看,让那身居高位的天子看看,他是多么无能,不但保护不了自己的百姓,还要遭受他们的侮辱,这九五之尊的位置,他是不是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好,有没有资格再做着天子之位。
杀人诛心,不过如此,确实柔然人的这种行径成功地让京城百姓都害怕担忧流言四起了起来,其中讨伐天子的言论也水涨船高,加上天子告病不上朝,就更加让手下人议论纷纷,而除了京城百姓再讨论这件事之外,京城官员也是没有闲着,该反的反,该逃的逃,对此天子不管也不问,可当他退居幕后不再上朝,本以为更好说话或者欺负的皇后,却直接代替天子下达了一条出城投敌者斩的圣旨,说句不好听的,京城确实没几个官员将此话放在心里,但当真的有一名从三品文官逃出城去被抓了回来后,他们就都将此事放在心上了,说杀人就杀人的皇后远比李清平手段更加直接,甚至没有审问就将其砍了脑袋,从三品官员,说杀就杀了,这让在家躲着,坚持上朝的官员都慌了,圣旨上明明说的是出城反叛者斩,这怎么只是逃走就杀了?
杨西蝉的手段全部学自王玉山,这个圣旨也是在王玉山的指引下发布的,对于官员们的疑惑和不解,她给出的解释是,凡是逃出城的官员都是对天子皇恩的忤逆,谁人能保证官员逃出城去之后是解甲归田而不是投降敌军?
这种莫须有的名头最难解释,《清律》上都解释不清楚地东西,他们这些官员又怎么据理力争?何况这种情形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众多官员都沉默了,也打消了出城的念头,本来有些动摇要去叛变的官员也因为此事偃旗息鼓,不在敢迈出家门一步。
陈震奉了天子旨意对抗敌军,三四天的时间进展缓慢,不是说陈震没有本事,而是李清平先给了他权利又让皇后主导京城事态发展让他心中担心自己后路被断,他并不知道皇后和王玉山的关系,但从目前的形势看,他能感觉到王玉山在等着他出手,然后让他腹背受敌,这种情况既然能够遇见,自然不会让自己陷入两难境地,与其打退敌军让王玉山捡了便宜,他宁愿龟缩在城中,慢慢图谋。
------
前来劝说张万三的那名棉袍男子被张家人看上了,在张万三的吩咐下,此人享受了很高的待遇,对于宗恒来说这并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即使城中诸多读书人,以及难民都将他视为目标榜样,他仍旧穿着那身破棉袍,和众人一样露宿破庙或者张万三统一安置的木板床上,对于这种让众人迷惑的行为,张万三并未强求,有本事的人大多都有点毛病,就像棋谋双甲的韩清晏寡言少语,谋略全在心中,又像他的好女婿,想法超前,却是个好色之徒,这些都是,不过他虽然能够理解棉袍男子的行为,但普通百姓,流民却不这么觉得,他们认为棉袍男子脑袋有些问题,不知攀附权贵,不懂平步青云,不知道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待遇相当于什么,所以读书人一边将他视为有本事的人,一边又骂他不知天高地厚,是个傻子。
对于这些话,棉袍男子总是一笑了之,他所在意的永远不是这些,‘着相’是世间人走不出的樊笼,若是他们能看透这些,也不会沦为睡大街,没饭吃的地步,当然,他们永远看不懂了。
韩清晏来到请江南的时候,并没有几个人知道,江渊前去接人时候,还在好奇为什么他韩叔儿来的时候为啥不提前跟他说。
“在这里呆着如何,是不是感觉脱离京城之后,轻松了许多?”
韩清晏还是如往常一样,和江渊谈论事情永远都是先考虑他的这位侄儿过得好不好,有没有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