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为站队不同,这边的风气明显更加健康,友好,没有那么多弯弯绕,暗箱操作和色情诱惑等。
所以大家的兴致都很高,哪怕是出生入死的班排长们,也都很喜欢这种解压的方式。
“指导员!咱们这么搞,师长看见不会骂咱们吧?”
陈天民小心翼翼地问胡玉斌。
胡玉斌就是
我党典型的政工干部,机智,耐心,忠诚,实在。
陈天民觉得看他的反应就能猜出师长的反应。
事实证明胡玉斌看上去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不过胡玉斌一张嘴,还是讲出了一番道理。
“连长!这件事以我来看,可大可小。”
“哦?”灯红酒绿中,陈天民把耳朵贴过去,想听听指导员的真心话。
“这件事情我觉得,主要还是看咱们手心里有没有攥着这些专家!”
胡玉斌的话立刻使得陈天民眼睛一亮,频频点头。
“有了这些专家,这么做就是非常正确,尤其是你还给他们规定了一周只能轮流过来一次,偶尔出来散散心,不但不耽误工作,反而对身心都很有益。
要是没有他们,咱们花大价钱这么搞,那就是小资情调,上面一定会批评的,即使这样能是干部们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效率,上面也会有反应的。但是现在这么做,完全没问题!”
“其实我这么搞!也不全是想讨好专家。套间里那些豪华家具,会议室那些灯具,办公用品等等,都是商人们从省内各地捣腾进来的。”
“虽然是抗日根据地,但是没必要一定要过
穷
日子,我们手里有商品的话,卖出去,买进来,这种日子谁不愿意。之前是鬼子封锁,现在咱们凭本事打跑了鬼子,拔掉了他们的大牙,为什么不能够赚钱呢。”
对于陈天民后面几句话,胡玉斌倒是有些看法,不过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摆的正自己的位置,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
反正师长很快就过来了,批评教育的话,还是由师长来说吧。
陈天民倒也没多说,他说的这些,有关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胡玉斌也确实不是太懂。他准备师长来了和师长好好说一声。
天气越来越冷,已经到了一九四零年的最后几天。初冬渐过,严冬来临。
阅兵训练已经全部完成,新年的最后一天,师长也终于到了。
这次师长没有像上次那样,带兵坐车前来,说明天气虽然寒冷,鬼子对控制区的控制却依然严苛。
经过三天,师长等一行才来到了三村根据地。
刚一到师长就愣住了。
这次可和上次去河曲县半山洞那次大不相同。
首先就是这里俨然已经是一个热闹的小城镇了,无论人口,繁华,还是其他方面,都和师部所在地不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