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端?”
杨士元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两种选取人才的方式,乃是大周开国皇帝所制定,一直沿袭至今,有很多人才都是通过这两种方式选取出来的……老臣并未感觉到,这两种选取人才的方式,有什么弊端啊。”
“在朕看来,这两种选取人才的方式,却有很大的弊端!”
“请皇上明示!”
“这个弊端嘛,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阶级固化!”
“阶级固化?”
“没错!阶级固化!”
周欢正色说道:“丞相,你想一想这两种选取人才的方式,世袭制就不必多说了,被选中的人才,全都是公卿世族的后代。”
“至于察举制嘛,虽然看似公平,可以从民间选材!”
“但是,具体哪个人贤良,哪个人有才,是由当地长官来决定的,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
“一旦由人来评判,而不是由制度来评判,那就难免会掺入评判者的主观意愿,甚至是牵涉到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平民子弟能够通过察举制而被选取出来吗?”
“在朕看来,非常难!即使有,也不过就是凤毛麟角!”
“更多被选取出来的所谓‘人才’,背后都可能牵涉到利益交换!”
“不同地方的主官完全可以拿这件事来做交易嘛,你推荐我的侄子,我推荐你的外甥,大家手牵着手,一起快快乐乐的去当官,岂不美哉?”
“而那些没有任何背景的平民子弟,谁会替他们说话?”
“甚至,谁会看见他们?”
听完周欢这番话,杨士元默然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皇上所言极是!可谓是一言就点出
了其中的弊端!”
“既然丞相也知道这种选取人才的方法有弊端,那么丞相以为,该如何解决呢?”
“这个……其实,老臣之前也想过这个问题,却始终没能想到合适的解决之法,请皇上责罚!”
“呵呵,责罚倒是不必。不过,朕倒是有个法子,丞相听听如何?”
“请皇上示下,老臣洗耳恭听!”
周欢朗声说道:“开科取士!”
“开科取士?”
杨士元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疑惑之色:“不知道此言何解?请皇上明示!”
“所谓开科取士,其实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取人才。至于考试的内容嘛,主要有两科,其中是行测,其二是申论!天下读书之人都可以参加开科考试,只要能够考中,就能做官!”
周欢可不会去考那些枯燥无物的八卦文,于是,他直接把公务员考试的两门科目,行测和申论,作为了他准备开考的内容!
“何为行测?何为申论?”
“行政是指行政能力,至于申论嘛,你可以是简单理解为策论,即指针对某一件事情,提出具体的解决之法!”
“皇上刚才说,天下读书人都可以参加开科考试,只要能够考中,就能做官?”
“没错!”
杨士元在朝中待了这么多年,思维还是非常敏锐的,立刻就明白了开科取士的厉害之处,激动的说道:“如果真能以此法取士,那么天下的有才之士,将会尽数汇于大周朝堂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