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ASML那边提出了质询,表示克莱斯特利用非法手段从他们公司窃取了技术资料,他们将保留采取法律手段的权力。</p>
之所以仅仅只是质询,主要是他们不信克莱斯特这边能造出来。</p>
克莱斯特这边,各部门轮流汇报了一下,大家又一起聊了会天,然后就散会了。</p>
回到办公室,裴潜龙打开了一个文档,开始写:</p>
《疯狂动物城》观影有感:国产电影差在哪?</p>
洋洋洒洒几千字就出来了,文辞犀利,直指林冬和他的《新蜀山》。</p>
没错,他在写东西黑自家老板。</p>
除了我,没有人可以黑你!</p>
借题发挥被裴潜龙玩到了极致,顺便还能宣传一下《疯狂动物城》,在这篇影评里,他把观众的迷茫引向了娱乐圈的不良风气。</p>
点名批评《新蜀山》。</p>
炒冷饭,不思进取。</p>
演员片酬太高,却并不敬业——不要为他为什么知道演员片酬很高,从制作成本就能估算出来。</p>
如果总成本超过4.4亿的话,林冬一个人的片酬就应该超过四千万。</p>
再加上导演费,他很可能拿走六千万。</p>
交了税之后一个亿没了。</p>
拿这么多钱,拍这么烂的片,国产电影怎么崛起啊。</p>
都怪林冬!</p>
这样的稿子写出来,并不会立刻发出去——那样实在太low了,和一个普通的键盘侠根本没有什么区别。</p>
裴潜龙将写好的文字发给公关团队。</p>
然后又公关团队一起开会分析,很快就再次基础上诞生了一篇篇的新稿子,内容基本上差不多,只是表达的形式、侧重点什么的不一样。</p>
然后,这些公关还会继续往外散发。</p>
裴潜龙几分钟炮制出来的一篇稿子,在未来的几天里,会数以千计的出现在互联网上。</p>
与之配套的还有水军。</p>
热度就是这么炒起来的。</p>
裴潜龙擅长“欲扬先抑”,还擅长“借题发挥”。</p>
这一次借题《疯狂动物城》,彻底把《新蜀山》黑出了新的高度。</p>
《疯狂动物城》是克莱斯特和迪斯尼合作计划的第一步,三月四号上映,算了打赏了贺岁档的末班车。</p>
上映火爆,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讨论电影中的各种经典桥段及隐喻。</p>
然而,《疯狂动物城》上映首日票房仅仅2239万元人民币,连单日票房冠军的位置都没有坐上,并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p>
上映几天后,随着宣发力度的加大,票房开始飙升。</p>
很多观影爱好者专门看了第二遍、第三遍。</p>
裴潜龙很巧妙的把这一部火爆的引进电影给炒起来,一次来让内地观众产生一种羞耻感,咱们的电影不行,咱们做不出这样的电影。</p>
他的下一部动作是什么呢?</p>
其实很简单。</p>
这些被引起了自卑感和愤怒的观众,需要一个宣泄口。</p>
不是宣泄他们的不满——如果《新蜀山》真的特别烂,那就毫无疑问是宣泄不满了。</p>
但是裴潜龙看过样片,他知道新蜀山质量过硬。</p>
在这种情况下,新蜀山只要质量过硬,现在的人们多么自卑,到时候就会多么的自豪。</p>
一旦上升到这种情绪高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