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运是各地的粮草物资先就近运输,江西,江苏,湖广等地的物资由百姓运送到淮安。浙江直隶的官军再把物资转运到徐州,之后,京师近卫军负责把这些物资转移到山东德州,最后河南和山东的官军把粮食运输到通州一带,就完成了南粮北运。
朱棣为了鼓励农民参与漕运,下令规定道:“如果农民参与了运量,就不用再缴纳粮税。如果农民缴纳了粮税,就可以不参与运粮”。
这减少了其中的摊派火耗。但这法子也有弊端。
支运法流程漫长,每次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一次完整的运输从南到北总共要调动12万官军,各省的百姓为了免税参与运粮,一年到头都在漕运的路程上耽误了,这样严重的影响到了正常的农业生产。
陆渊道:“河运的主要成本在于换船、装卸,以及湍急之处需要撑篙、拉纤。真在江河湖海上靠风力航行,又能花多少钱。”
“而现在朝廷军粮主要的目的地是北方,若是全部改海运,便可以省下大量钱响。”
“毕竟,从南方出海,走海路到海津,一路不需要换船,更不需要撑篙拉纤,这就能省下大量的钱。”
“而若是可以让军粮不经过南京,而直接上苏州出海,直抵海津、登莱,那又能节省两成的成本。”
“我们还可以在两地码头换上蒸汽起重机,这又能省下大量开支。”
朱标眼前一亮:“这是个好主意。”
“之前也有人提出过,但那时候沿海倭寇为祸,那次试点施行之时,十艘运粮船直接被海盗给劫了,父皇大为震怒,直接将那名侍郎给斩了。”
“之后也就没有人敢提了。”
“这事情,回去之后本宫要找户部尚书商议一二。”
两人谈论之间,
马车已经进了城。
句容只是县城,行人甚至比起普通的县城更加稀疏,街边摆着零散的小摊,摊贩也不吆喝,只是坐在那里等着人上门。
海兴楼是句容最大的酒楼,便建在西门的大街上,往来的商客一眼便能看见。
朱标与陆渊只扮做世家公子,带着四个护卫,进了海兴楼。
跑堂的小二一见两人这排场,便知道来了大主顾,立即殷勤地跑了过来。
“几位客官,还请楼上雅间就坐!”
朱标笑着摆摆手:“不用了,我等从滁州而来,就坐在一楼大堂,也好看看这句容的风土人情。”
朱标说话带着凤阳口音,这小二是一点都不怀疑。
当即笑着应了一声:“好嘞!那几位爷坐靠窗的位置!正好,能看到这句容街的景儿!”
“好,另外给我这几位护卫也安排一桌。”朱标又吩咐道。
小二更是欣喜,看这排场,哪里是小世家出来的,这身份定然不凡!打赏也是少不了的!
当下更是殷勤热切。
朱标与陆渊坐在临窗的位置,又招呼小二拿手的特色好菜只管上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