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三吾指着手中文章说道:“此文直指时弊,可为状元也!”
第三天,刘三吾与翟善和几位同考官才将试卷送到了皇帝面前。
朱元璋翻看第一份试卷,而上面主要的内容有:一、养圣躬。请清心省事,不与细务,以为民社之福。
二,攘要荒。请务农讲武,屯戍边圉,以备不虞。
三,访吏治。廉干之才,或为上官所忌,僚吏所嫉,上不加察,非激劝之道,请广布耳目,访察廉贪。
朱元璋摇摇头:“虽然言之有物,但太过空泛了!”
朱元璋一连翻了好几张,但都不满意。
突然,他看到一张卷子。
朝廷九边防线绵长,且距离中原产粮地路途遥远,粮饷供应困难。
可让戍兵屯田,就粮自赡。
三分守城,七分下屯,寓兵于农,在卫所附近开垦土地。由官府发给耕牛、种子、农具,自赡军食,收取屯田子粒。
另外,可以流民、罪犯移居北疆苦寒之地,隶属当地卫所管辖,也发给种子、农具。
如此,不过数年,边境必定能开荒良田万顷,便是养百万兵,亦不花百姓一粒粮食!
朱元璋大喜,直接拍板道:“此当为金科状元!”
朱元璋直接撕开封口,便看到上面写着江西吉安府,解缙!
“哈哈,好小子!”朱元璋对于解缙还是有些印象的。
这小子才担任报社主编,就闹出大乱子,引得无数言官弹劾。
右侍郎刘俊连忙道:“陛下,还请三思啊。”
“此子锋芒太过,非是状元之选。”
“何况,此人不尊圣人之学,而
去信奉科学,有违圣人教诲,岂能为状元!”
朱元璋冷哼一声:“不选解缙,难道选那些满口空谈的家伙吗!”
“何况,科学有用于否,早已经有了定论。否则,国子监为何连连败给西山公塾!”
“还是你的才能胜过那陆淮之?”
刘俊一张脸涨的通红。
翰林院学士张信突然道:“陛下钦点状元,应取吉祥运势、顺国顺民、国泰君安之人。”
“解缙,字大绅,‘缙与绅’虽然都是高官的意思,但是跟姓氏连上,寓意不祥。”
“恳请陛下另择人选。”
历史上,朱元璋本来想点解缙为状元,便是因为有人拿他的名字说事,结果老朱就改了主意,点了一个名字和相貌都不错的任亨泰为状元,预示大明“亨通康泰”。
就是这么离谱!
但此时,老朱把脸一板,呵斥道:“国家科举乃是为了选拔人才,岂可因为迷信之念擅自更改!”
“朕心意已经决,解缙为金科状元,卢原质为榜眼,陈讷为探花。”
朱元璋积威日盛,众多文臣没有一个敢反驳。
朱元璋大手一挥:“就这样吧,至于二榜进士排序,你们看着办吧。”
一众考官匆匆地离开了,在外面等待的朱允熥这才走了进来。
朱元璋一看到大孙儿,立即露出笑容:“咱的好大孙来了!快过来!”
朱允熥赶忙躬身行礼:“孙儿拜见皇爷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