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王希曾,见过先生!”
陆渊看了一眼三人,他只隐约记得这个赵羾是有几分能力的。
从洪武朝入仕途,辅佐五代君王,可以说是朝中元老了。但此时不过十八九岁的年纪,十分稚嫩。
赵羾说自己是祥符云骥桥人士,乡举出色,被主考官推荐入太学。但赵羾拜读过报纸上的一些文章,对于陆渊颇为钦佩,到了金陵后,便来公塾旁听了几次,大为折服,准备拜入陆渊门下。
陆渊又听另外两人介绍罢,才知道两人都是山西人,皆是拜寿阳县王克己门下。
他们听闻公塾招收弟子,这才来到金陵。
另外,这位王克己目前担任吏部侍郎。
解缙说道:“唯贤(王希曾表字)、伯奇(吕子成表字)二人都拜于王克己门下,又与平定叶兼山、榆次苏洪九号称东西南北王吕叶苏四才子。”
王希曾顿时红着脸,连忙摆手:“这都是外人说着玩的,当不得真!”
陆渊呵呵一笑,请三人坐下,便说道:“你们可知道,我这物理之学,并非正道,科举取仕可不考这些!”
赵羾诚恳说道:“学生清楚,学生还知道先生之前力压国子监诸位大儒,乃是当世贤良。”
王希曾说道:“学生听闻,白糖、火枪、火车、化肥、蒸汽机种种神奇之物,皆是陆先生之发明。”
“这些东西于国有益于民有利!乃是造福万民之壮举!”
“读书人所学无非是为了匡扶天下!”
“而先生所做所为便是匡扶天下!”
“既然如此,入不入仕途,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希
曾这话慷慨激昂,让陆渊也是暗自点头。
吕子成连忙也说道:“唯贤所说,便是我之所想!”
陆渊道:“你们暂且先留下吧,但是否能够入门,还要看你们的表现!”
三人顿时一喜,齐齐下拜:“多谢先生!”
便在这时,几个孩子跑了进来,几人都是在公塾上学的工人子弟,跑得小脸红扑扑的。
“先生,先生,有圣旨到了!”
果然,随着一阵喧哗声,一群人簇拥着太监和锦衣卫走了进来。
锦衣卫摆开供案,太监宣读圣旨。
“西山主事,詹事府少詹事,陆渊听封。”
老太监摇头晃脑地宣读制敕,开头是一大番套话,而后才是正式内容:“着陆渊迁詹事府詹事,斗牛服一袭,加俸一百石,纸钞五千两,绮十疋,帛十疋........”
太监宣读完毕,将敕书恭敬放在供案上。
而陆渊对着供案一拜,接过了敕书放进了怀中,看到老太监眼皮一抽。
等到太监一走,一群人顿时上前恭贺。
“恭喜先生!贺喜先生!”
王希曾道:“先生之才,惠及万民,便是皇上也是看在眼中的!”
“先生乃吾辈之楷模!”
陆渊环视周围一圈,而后说道:“诸位当谨记,这科学乃是知行合一之学,乃是造福民生之学,入公塾者当明白这点。”
“若是有攀附权贵者,只能说你们来错了地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