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荀攸参见陛下,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公达,一个月前朕让你去搜罗人才,如今有何收获?”
于一个月前,刘辩手写了一份名单,这里面都是他脑子里记得的“三国名人”,其中大部分有大才,能堪大用。
无论放在哪个时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资源,只要有足够多的人才,刘辩不怕不振兴汉室,只不过他现在只记得人名,不知道那些人住在什么地方,并且大部分人都还没什么名气。
天下如此之大,只知道姓名想要找出一个人,那简直如同大海捞针,刘辩能找到赵云,这还是张绣的功劳,如果张绣不是赵云的师兄,他还真不一定可以找得到人。
至于其他还没出名的人才,想要将他们找出来可谓难如登天。
荀攸的脸色有些尴尬,他抱拳道:“回禀陛下,臣已经派遣士兵外出打探他们的消息,可收获甚少,还请陛下再等待些时日。”
“不要紧,朕知道找到他们很难,不过你刚才说收获甚少,那就是已经有所收获,不如说来听听。”
“昨日士兵来传报,于南阳一带找到有关张仲景的消息,他不久前被举为孝廉,目前在南阳为官,臣已经派人去请他前来洛阳,只是有一点臣想不明白。”
“你有何想不明白?”
“臣听说这张仲景除了医术之外,并无多少本事,陛下为何会看中他?”
刘辩笑了:“呵呵,公达,你这话可就不对了,这张仲景可非本事平平,而是大有能耐之人,你看不上的医术,正是朕看上他的原因!”
张仲景何许人也,那可是史上赫赫有名的医圣,他的传世巨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灵魂所在”,直到现在依然被中医学界学习,可见其厉害。
发达的医疗系统,是百姓长寿健康的根本,古代虽有大夫,可得不到重视,刘辩想要改变这个思想,大力发
展医学,让世人知道医学的重要。
这时代时常发生瘟疫,每次瘟疫过后都有许多百姓病亡,要是他们能得到医治,不知能挽救多少人的性命。
不仅百姓需要大夫,连军中的士兵也需要大夫。
大战过后无数少士兵受伤,大部分士兵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轻则变成残疾,重则死亡,要是有足够多医术高超的随军大夫医治,就能大大降低死亡率,最大程度保全士兵的战力。
刘辩正因为知道医学的重要性,所以他才要找到当世名医,让他们为自己效力,并且大力发展医学,这两大名医正是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其本事无须多言。
华佗号称外科圣手,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他为关羽刮骨疗伤的典故,也被后世所传颂。
要是能得这二人辅助,刘辩就能大力推广医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