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以前他们不知道大明还有这么好的地方,觉得天下乌鸦一般黑,可如今来了西山才知道,原来不一样,太不一样了,比起以前的苦日子,他们更喜欢现在的生活。
谁要想让他们去过以前那种苦日子,那就要问问他们的拳头答不答应了。
上次有几个读书人来西山,就当着众人的面骂苏泽,结果差点没能出得了西山,还是苏泽手底下的人出面拦住了才没出事,那几个读书人也没落着好,回京城的路上还被套了麻袋,自那之后就没什么读书人敢来西山骂苏泽了。
王队长见场面不受控制,气的跺脚,面红耳赤的吼道:“安静,安静,干嘛呢,要造反?”
“一个个活的不耐烦了敢妄议朝政,脑袋都不想要了?”
“骂几句得了,还动上手了,知不知道打读书人是要吃板子的?”
“东家如今是陛下身前的红人,老子警告你们,可别给东家惹麻烦,要是东家因为你们被陛下问责了,老子饶不了你们!”
那些没读过书的农户们不懂,都只是在瞎起哄,可王老头是读过书的,懂的也多些,加上西山现在有一种叫报纸的刊物,叫做西山日刊,里面也会记录一些西山的新闻,所以他是知道一些情况的。
报纸上严厉批评了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可见东家是不喜欢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的。
在大明,打读书人那可是要吃板子的,他还真怕给苏泽惹了什么麻烦。
骂过了之后,王队长又安抚道:“朝廷是想着咱们这些老百姓的,只是陛下被奸臣给蒙蔽了,所以咱们以前的日子才不好过,现在有了东家在,日子都好起来了,一个个的说话都注意点,别给东家惹麻烦,要是没了东家,咱们可就要回去过苦日子了。”
顿了顿,见农户们都安静了下来,王队长这才松了口气,这次合作社的会上,也专门强调了这个问题,绝对不能再发生上次当街殴打读书人的情况,朝廷自有法度。
当然,散会的时候王队长旁敲侧击的问了一下合作社的工作人员,说不当街殴打,私下套麻袋的要怎么处理?
当时社长意味深长的对他说了一句,“别被抓到就行”,让他有些迷糊。
合作社社长也是苏泽手底下的人,自然也见不得有人说苏泽坏话,可问题是苏泽早就有言在先,不准任何人破坏朝廷法度,抓到了重惩,决不轻饶,所以即使是他很想打死那些说苏泽坏话的人,但他也不会鼓励大家去做这种违法乱纪的事情。
在法律不健全的古代,很多人对朝廷律法其实缺少认知,一个个的大字都不识几个,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文盲,苏泽要是不加以管束,不知道会闹出多少人命来。
再者苏泽也不想纵容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所以才会约束手底下的人。
苏泽可以理解百姓们拥戴他的心情,可朝廷自有法度,滥用私刑是不可取,也是不提倡的,万一打死了人,是抓起来还是不抓?
无论在什么时候,打人杀人都是不提倡的,无论初衷为何,都绝不姑息!
所以才有了社长私底下那么一句“别被抓到就行。”
换言之就是不提倡这种行为,但你要真做了,不被抓住还好,抓住了可就要依法办理了。
不过这就不和大家伙说了,免得惹出了什么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看来这次当街殴打读书人还是对东家有一些影响的。
“好了好了,不许私底下妄议朝政,不许滥用私刑,这是西山的铁律,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是关于读书识字的事情,接下来每七天,除了行动不便的老人,所有人都要去学堂上课,到时候要点名的!”
扫盲一直是苏泽十分重视的事情,有鉴于农户们平时也忙,腾不出时间去上课,所以才有了七天去上一次课的情况,不求他们多有文化,可起码得识字吧?
王队长这话一出,全场哗然,顿时有人开口道:“咱们又不考科举,去上课干嘛!”
“就是,平时地里的活都忙不完,根本没有时间去上课嘛,东家这是要做啥子?”
“娃娃们读书识字就行了,俺们年纪都大了,再去读书图啥子嘛!”
王队长忍不住怒喝道:“安静,安静,不考科举就不用识字了?”
“这是东家的吩咐,那些工人也要去上课,东家也知道大家平时都忙,所以才让大家七天腾出半天去上课,能耽误你们多少时间?”
“再说了,娃娃们都会写自己的名字了,你们还大字不识一个,合适吗?”
虽然是苏泽的命令,是强制性的,但还是有很多农户表示不理解,在他们看来识不识字的也没那么重要,由此可见全民普及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队长也是无奈,在他看来读书识字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不提别的,就说他自己不是就因为读过书才捞了一个队长的位置嘛,每个月还能从合作社领一笔津贴,可显然其他人不这样认为。
好在苏泽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在清风县的经验起到了作用,他早就有了计划。
王队长眼见场面无法控制了,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去上课的,上完课都可以领一碗小米,通过考核还有奖励,不白让你们去上课!”
这个消息一出,农户们顿时安静了下来,也不再嚷嚷着腾不出时间了,有人心里开始盘算起家里有几个要去上课的人了,能拿多少小米了。
和这些“愚昧”的农户们讲再多读书的好处都没用,你得拿出他们看得见的好处才行,归根结底还是封建社会下的大环境造就出来这样的风气。
王队长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说不出来是什么感受,不知道是觉得这些不肯去读书的农户们可悲,还是觉得他自己可悲。
想当初他为了读书识字不知道花费了多少钱粮,如今读书识字还能有钱拿,只能说是世道变了。
想了想他自我否定道,不能说是世道变了,世道还是那么个世道,只是西山这里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了。
这个读了几十年书只考上童生的老人弯腰拿起了地上的灯笼,借着灯笼的微光形单影只的走出了晒谷场,口中哼起了不知名的歌谣,依稀记得是他从某本书上看到的曲子,那本书早就被他卖了换钱了,可书上的曲子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让他记忆犹幸。
年少时为了买本书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捡到一本杂书都会如获至宝,因为上面虽然没有圣人经典,但是上面有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