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注定是混乱的一年,中国中枢下定决心迈出南洋战略的第一步,而在欧洲德国也在复仇的信念支持下准备进一步突破那束缚他们的凡尔赛条约,苏俄则是陷入了内部动荡中。
拼命想要维系住自己乐园的英法面对愈发明显的混乱,却显得有些“奇怪”英国继续纵容德国进一步武装,而一直以来都敌视德国的法国也在悄悄转变自己的外交政策,
法国在欧战中的惨重损失,英国的均衡战略,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些都影响了法国的对德政策,他们甚至要试着修复与德国的关系。
在对德问题上,英法两国的态度比较统一,而在远东问题上两国的态度则是完全不同的,在远东,华盛顿条约之后出现的英法荷集团到现在实际上已经破裂,法国不想在维持这个利益集团。
而法国脱离这个利益集团的主要诱因是英国在欧陆的一系列均衡战略引起的,法国人已经看明白了英国人不值得信任,英国人牺牲盟友或者同一利益集团国家的利益时毫无心理负担。
在希特勒宣布重新恢复兵役制度并重建三军后,法国曾经反对过,认为这损害了法国利益,但是英国却并没有站在法国一边,甚至还暗中支持德国,最终坐视德国突破了凡尔赛条约。
而法国对英国的不满在英德海军协议签署后达到了顶峰,这个协议法国是坚决反对的,这严重损害了法国利益,但是出于对上次大战的恐惧,经济问题以及国内仍未消退的反战情绪,法国最终没有独自行动。
作为报复法国加快了在远东问题上与英荷两国进行分割,实际上在33年后法国就已经很少在远东问题上与英荷进行像样的合作了。
法国对亚约的指责越来越少,法国在三国集团中的重要性甚至被荷兰取代,但是法国一点都不在乎,
英荷对此非常不满,他们认为法国这样的行为实际上助长了中国的野心,并让他们的殖民地处于中国的严重威胁之下。
但是法国不为所动,只维持着表面的合作,而中苏在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之后,法国政府内部也在激烈讨论后终于统一了意见,
法国政府知道如果仅靠自己,法国连保护在欧洲的盟友都费劲,更不要说去万里之外保卫在中国眼皮子低下的殖民地,
而现在将远东殖民地的安全寄托于英国的合作和欧洲的团结也已经不现实了,法国必须改变自己的政策。
如果中国的态度非常坚决,法国甚至会在最后关头选择在远东殖民地问题上让步,比如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承诺现在他们控制下的印度支那殖民地自治或者独立。
如果要法国政府现在对自己的殖民地重要性进行划分,亚洲的殖民地是可以牺牲的,被法国视为根基的殖民地在非洲。
虽然印度支那被列为可以牺牲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实力太强,但是法国政府也清楚为这里没必要和中国彻底撕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