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幸匡志奉命来到了皇宫,见过了三条天皇之后便回去开始做着准备。同年七月初,带倭兵一万由扶桑出发直奔高丽溟州而去。
足足百艘排手两百吨的百料战船,每条船上除了二十名扶桑渔民之外,另有五十名倭兵。他们充当着护卫船只保护着十艘大型运输船(每船五百人)合共倭兵万人,渔民三千穿海而来。
派出这么多的战船,三条天皇希望看到的是他们打败龙军之后,可以满载而归,毕竟情报上显示龙天王治下的正规军队只有不到两万人,这还是刚刚扩张的结果,至于所谓的辅兵、农兵和助农兵,都非是正规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若是三条天皇知晓,打败他三千浪人的就是助农兵的话,怕不知道他会有何感想,还会不会像现在这般的自信满满。
这么多的船只出海而去,是不可能瞒过扶桑国内的龙隐队员,考虑到距离太远遥远了一些,他们便以发报(苏石之前由系统中兑换而出)的形势把情况向上做了汇报。
七月的海州码头,天近黄昏时分,六艘刚建好不久的战船在五十名艘气垫船的保护之下,缓缓离岸而去。
一艘五百料的战船,五艘两百料的战船,这就是高丽数百船工们两个多月来努力的结晶所在。
也多亏苏石给力,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然的话,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出这六艘船来,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事情。
正是因为不可能,谁也不会想到,原高丽海州水师,会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鸟枪换炮,建造出如此吨位的大船来。
码头的不远之处,早已经戒严,被一群助农兵给团团包围着,按着上面的命令,什么时候海战开始了,什么时候才会解除戒严,在此之前,任何人也无法得知码头内的真实情况。
潜伏在海州的高丽密探无法得知码头内的情况,自然而然就无法得知吉金凯所部已经出发入海的事情。所有人都被蒙在了鼓里,只有开京城王宫之中,苏石的目光向这边眺望着,似是在等待着龙国海军第一次出手时可以交上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卷。
大海之上,天气就像是孩子的脸,说变即变。
历史之中,元军就是在七月底遭遇台风,这一次的损失更为惨重。十万“江南军”因战船质量低劣,几乎全军覆没;五万“东路军”的损失,也达到了近七成。元朝第二次东征扶桑,又以惨败而告终。
但这一次扶桑援军的运气还算是不错,并未在海上遇到什么大的风浪,一路顺利之下,用时四天左右,终于远远可以看到溟州以南的重城江陵城码头。
海上漂泊了数日,终于就要到达目的地,这一刻所有人都不由长松了一口气。
对古人而言,每一次海上航行都可以称之为一次生死之旅,运气好的人,或许一生在海上平安,运气不好的,也许只
是出海一次,便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终于要到了。”友幸匡志站在一艘大型运输船的甲板之上,长松口气般地说着。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和他作对,他的话不过就是刚刚落下不久,很快一阵阵呜呜的示警之声便在海上传荡开来。
这种声音是船只相互间联系的一种方式,一般这个声音响起,都代表着海上有情况出现。
“怎么回事?”声音一出,友幸匡志的面色便是一沉,跟着就向海面上望去。
大海上虽说是一望无际,但因为某种原因,并非是平整的,当船只与船只距离较远时,有时也会望而不见。也就在友幸匡志这一瞧的那刻,便若隐若现看到远处有海船身影出现。
“海船,还是大型海船?”友幸匡志刚刚注意到,身边的倭兵们也发现了,有人发出了惊讶之声。
不远处竟然也有海船,且看样子吨位不小,友幸匡志眼中全是疑惑之意。因为看不清,并不知是敌是友,他便下了命令,通知其它船只加强戒备,放慢速度,同时开始呈防守阵形布于海上。
这一刻的友幸匡志并不是多么的紧张,因为他已经注意到,远来的船只虽大,数量却是极少,只有六艘而已。自己这一方可是足有百艘之多,真若是有事也不会怕了对方。
友幸匡志满脸的镇定,甚至还有闲余派出船只去探明情况。
一艘百料战船这便加快速度向着驶来的六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