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涛终究还是回了东京,走之前从车窗扔下了几乎是身上所有的钱,对着郭浩说了声:“耗子,加油。哥们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家里不用管,有我呢!”就把车窗关上了。任凭郭浩怎么去敲也不再理会。郭浩只能默默的看着鸣着笛火车渐行渐远。
郭浩独自站在站台看着远去的列车,两行眼泪默默的划过脸庞。想了好久才想明白,人与人之间最后能走多远,并不是感情的深浅,而是价值观和彼此的价值匹配度。李海涛和自己虽然亲密间从小长起来的,但是两人的想法并不相同。海涛虽然想着出人头地做一番大事业,但并没有明确的方向,陪着自己跑到京城,感情的陪伴多过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想法。颠沛流离的日子也还只是开始,或许他回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曾经听尹国忠和陈建平谈话时说过:“成年人的世界,高质量的关系基本上都是通过价值和财富筛选出来的。要么你有钱,要么你有价值。只有对彼此有用,大家才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维护这段关系。”虽然这段话用在自己和海涛身上并不恰当,但也正是自己并没有和海涛创造出自己的价值,才过着这种并不快乐、幸福,仅仅靠感情维系的日子。
海涛的离去让郭浩对自己以后的方向重新做了规划。现在最重要的是中医医师资格证,没有医师资格证就没办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自己目前的状况短期内是拿不到中医医师资格证的,医师资格证就像是紧箍咒一样,紧紧的箍在郭浩的头上,勒的他喘不上气。
王博文得知李海涛的离去特意找郭浩打听原委,得知是怕拖累郭浩后也是一阵的唏嘘。当得知郭浩在为学历的问题而苦恼时,突然想到了什么,拍着郭浩的肩膀说:“郭浩,我记得曾经有个朋友说过,可以最短一年弄到本科文凭。好像是外国哪个大学的,人都不用去。我回去就给他打电话问清楚情况告诉你。”
郭浩满脸鄙夷的说:“你可拉倒吧,文哥。我要学历是想考中医医师资格证,必须是中医学专业的本科文凭才可以报名。你弄个外国的学历有什么用?”
王博文比他更加的鄙夷的回怼道:“难怪你们学校要开除你,是因为你太目光短浅了吧?你知不知道,国外有很多大学都开设有《中医学专业?最早在1969年就有某国的科技大学开设了中医学位的课程了。中医在国内不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是很高的。我一个朋友工作的原因经常去国外出差,前一段时间他去鬼子国出差,回来后告诉我鬼子国的中医环境比华夏要好的多。鬼子们成立了许多的中医学会,比较有名的有鬼子汉方医学会、鬼子针灸学会、鬼子推拿按摩学会等。鬼子所有西医都能开中药处方,所有药店也都有配置好的中药方剂出售。鬼子们都认为中药只是单纯的药物,即使没有太多的中药知识也会根据印发的中医手册根据病名和症状来使用中药。鬼子的中药都是配置好的中成药,包括中药粉散剂、片剂、胶囊和口服液、很是方便,摆脱了水火煎制的服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