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的确不少,基本也涉及了苏联人给中国人提供的工业设备的资料,大部分还是和美国当前的工业设施差不多或者在精度和产能方面逊色于美国的,我认为可能性只有两点,第一就是苏联人只是把中国当做了一个垃圾回收部门,将自己不用的或者废弃的设备高价卖给中国用以补贴苏联在科技研发中所耗费的大量资金和物资;第二则可能是苏联目前还没有完全消化掉他们科技研发,所以其基础工业和我们差不多……”
“中国人口很多,也许苏联人会把中国当做一个密集工业生产基地吧……”杜鲁门想了想:“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没什么用处,我们能得到的资料还是太少,现在我们要一方面让我们潜伏在中国的特工继续获取情报,另一方面还是要加深和中国的合作,好,就这样吧。”
当杜鲁门和艾奇逊在白宫里对目前美国这一堆烂摊子焦头烂额的时候,地球另一边的克里姆林宫里,斯大林倒很是开心。
原因很简单,中国同志终于提出了采购一些工业设备的要求了。
得到这个好消息的斯大林脸上难得浮现了一抹笑容,他知道,这件事情只要是中国人提出来了,那就好办多了,不仅可以拉低贸易逆差,还可以处理到一些老旧设备,简直是一举两得,比起光是卖煤矿木材可是好太多了,所以斯大林几乎没什么犹豫,简单看了一下中国想要引进的设备和工厂后,就批示了同意。
“斯大林同志,这次中国提出了引进技术和设备的请求,看来中国同志也终于意识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重工业,单独凭借那些轻工业是不行的了。”
莫托洛夫笑着看着那长长的宛如流水一般的电报内容说。
“是啊,枪械,火炮,坦克的生产线,以及钢厂,铝厂……很好,不过这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斯大林的笑容没有在脸上维持多久。“几乎所有的产业和企业都是只要了一座而已,比如这包括包括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等厂的钢铁联合企业,毛只要了一座,有色冶金企业也只要了一座……化工厂,机器制造厂更是只要了一些必要的设备,剩下大部分根本就没有提出过;这样子的采购方案怎么可能打造完整的工业基础,如果没有完整的工业基础,论是建造还是研发,都是要吃苦头的。”
“中国同志解释说他们担心资金不足法一次大批量全部采购完整的工业设备,所以只能分批次采购,这次先采购主要的厂房和设备,而且中国同志还提出,他们现在急缺技术工人和物资,所以一次性采购大量设备和工业技术法进行配套的建设和吸收,这也是他们不选择一次性采购完整工业基础的原因。”
莫托洛夫一边说一边摇着头:“中国同志这是穷得怕了,简直就像是一个吝啬的农场主一样,不过我认为中国同志这样的做法还是有些合理的,我建议我们可以提出派遣一些专家过去,手把手来教中国同志,这样也可以彰显苏维埃和中国同志的伟大的同志情谊。”
斯大林皱着眉头想了想,没有立即同意,虽然中国同志最近这几年做的的确很好,但是斯大林毕竟还是对中国有些戒心,之前中国没有提出采购工业设备的时候,斯大林其实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个小老弟还是有些自知之明,没有搞这些东西,看来是要一心投靠苏维埃了,虽然自己法再把这些老旧设备卖出去了,但是内心反而觉得很安心。但是现在毛提出了采购计划,反而让斯大林内心原本的安慰产生了动摇,要知道,中国有着巨大的领土和人口,国土环境气候温和,加之有足够的历史底蕴,可以说只要有机会,是完完全全可以成为世界上一流强国的,而即使同样是共产主义国家,但是苏联也不希望看到昔日的小老弟能够拥有哪怕是一点点能够和自己抗衡的能力。许久,斯大林才开口说:“这些设备的采购我批准了,我们不能让毛认为我们在提防着中国,不过至于派遣技术人员和专家,我看这件事情我们不要提出来,应该让毛自己张口来说才合适……至于这批设备的价格,我们可以给便宜一些,就按照我们正常的销售价格给予他们吧,当然,相应的设备说明还是可以提供给毛的,能不能看得懂就是他的事情了,如果遇到了问题,毛一定还是会找我们的……”
莫托洛夫点了点头:“好的,我的想法也是这样。”
斯大林站起身来在房间内走了几圈,又皱起了眉头:“国家安全部的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简直就是个废物,这么久了还是没有查出来这几次泄密的路径和主谋,现在事实摆在面前,苏维埃内部一定有一个隐藏极深的西方间谍,不然我们的绝密情报绝对不可能被那些美国人知道,而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每次都只会汇报一些不痛不痒的东西,这么久了,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查不到,我真应该将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予以撤职,把那些拿着钱却天天所事事的工作人员统统撤职!”
莫托洛夫没有说什么,此时就连他也开始怀疑苏维埃国家安全部(即克格勃)的工作效率来,这个间谍既然能把坦克,大炮,飞机的图纸偷偷送到美国,就一定是有自己的渠道和方式的,能够接触到这些机密的人员也就那么几个,在他看起来如此简单的问题,国家安全部居然久久都法处理好,也许斯大林同志是对的,是时候考虑换上一个更适合这个职务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