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走了乔冠华后,杜勒斯和艾森豪威尔以及时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的艾伦?杜勒斯等人把自己关在了办公室开起了会,除了服务人员偶尔进去到咖啡和清理烟灰缸,其他人根本不允许进入。
“中国给我们的名单里有十三个人,其中十一个人是上次‘鲑鱼事件’里被我们抓捕的中国籍情报人员,另外两个人则分别是涉嫌通共被逮捕的,原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林家翘和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的李政道。”
杜勒斯先是看了看“鲑鱼事件”里被逮捕的那十一个人的资料,映入眼帘的第一个人就是之前因为掩护卢鹤绅离美而被抓捕的金小米。
原来这“鲑鱼事件”指的就是一年前那次大规模的华裔科研人员集体逃离美国事件,在那次事件里,七十四名涉及到航空航天、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华裔专家一夜之间全部消失,反应过来的美国方面虽然尝试进行了阻拦,但是为时已晚,那些专家早就已经经过多次经转离开了美国,消失在了繁忙的港口,当美国这边顺藤摸瓜找到了他们的逃走路线时,这些人早就像回到了国内。当然,为这些科研人员做善后工作的中国特工就没那么好运了,因为这次行动实在是太过招摇,过分暴露的中国特工虽然更换了假的身份,但是却躲不过fbi的眼睛,其中负责出面接线的金小米和皮若夏第一时间就被fbi控制住了,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受尽了折磨,并且按照之前国家的要求透露出了一些苏联方面的情报,除此之外,论美国方面如何折磨,他们多一个字都没有再说,如果不是这次乔冠华大使的交涉,这十一名中国特工的下半生只会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中度过。
看上去这是一笔非常不合算的交易,以一个美国飞行员来交换总计十三名中国人,虽然在中情局局长艾伦?杜勒斯眼中,那些不肯透露一句话的中国特工已经没什么用了,但是中国点名要求释放的那两个华裔科学家,却实在是让艾森豪威尔发愁。
“那两个教授的确非常优秀。”
杜勒斯开口说:“不过对于我们来说,也并不是那么重要,如果用他们两个人去换回苏联人武器的资料,我看还是很划算的。”
艾森豪威尔转过头看了看艾伦,后者开口说:“那十几个中国特工嘴巴紧的很……不过我们已经从他们嘴里得到了不少苏联情报部门的信息,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的情报部门还是需要苏联人的支持才可以在美国行动的,这也是很符合我们之前的推测的,如果没了苏联人提供的通道,那些中国特工在美国会举步维艰。”
艾森豪威尔没有说话,只是在思考着什么,终于,他似乎想通了什么,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一周后,杜勒斯再次约见了乔冠华,并且初步拟定了交换人质的方式,而乔大使也信守承诺的向杜勒斯展示了部分“苏联武器”的胶片,并且承诺,一旦完成了人质交换,这些胶片将会全部交给美国方面。
“这帮该死的苏联人!”
听到杜勒斯的描述后,艾森豪威尔整个人都震惊了,他法理解能够飞到两万米高空的战斗机是个怎么样的存在,而在场的空军部长塔尔博特也一脸懵逼,这苏联人到底在搞什么,打鸡血了吗?能飞到两万米的战斗机?这帮苏联人莫不是把火箭绑在了飞机上?
“我记得之前,我们的情报人员得到过一份情报。”
艾伦开口说:“苏联人在几年前就研究过新式的火箭助推器,使用改型火箭助推器,通过在喷气机两翼下加挂火箭助推装置,可以迅速完成喷气式飞机突破音障前所需的前级加速,在抛掉火箭助推机构后,主发动机通过加力,便可以顺利越过音速,我认为在过去几年的时间,苏联人很有可能已经生产出了这种助推器,并且是用在了改进型的战斗机上,用以拦截高空的侦察机。”
经约翰这么一提醒,在场的其他人也似乎想起来确有其事,不过在当时看来,这种做法实在是有些异想天开,不过现在,这似乎是这次事件唯一合理的解释了。
“杜勒斯,你能不能再给大家描述一下,胶片里那种苏联飞机的样子?”
艾森豪威尔已经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做出这种要求了,而杜勒斯也只能叹了一口气,再次复述了起来:“那是一种很细长的战斗机――是的,看起来就像是火箭,尤其是刚才约翰提到了助推器,现在想起来,我越来越觉得,那就是一根小号的火箭!”
“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的2进入苏联领空时没有被拦截。”
艾森豪威尔皱着眉说:“我推测,这种飞机在发射前应该会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并且对起飞条件有着苛刻的要求,也许我们2已经可以被苏联人发现,只是之前苏联人并没有准备好‘弹射’这种战斗机,所以才侥幸拍摄到了一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