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冢治虫的担忧也是很正常的,即使是历史上的日本,在50年代经济尚可的情况下,对于漫画的态度也是“小孩子的东西”,但是显然,目前的他还是没有预见漫画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会变成什么样。
一周后,《周刊少年的第二期也如约发售,而且售价居然只有20钱(100钱=1日元)一本,几乎和一块豆腐的价格相差几,而从书店买到了这最新一期漫画的手冢治虫也有点为这部漫画杂志的未来担心起来了:“这样低廉的价格,连印刷的成本钱都不够吧?再加上要给那些作者的稿费,《周刊少年要靠什么盈利呢?”
作为业内人士,手冢治虫实在是太了解当前日本的漫画市场了,他有些忧心忡忡的说:“这样下去,我看这个杂志撑不了一年就会倒闭的。”
要不怎么说这个年代的人还完全不了解后世的市场营销呢?在后世,为了抢占市场,资本是完全可以贴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来在前期开拓市场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嘛;更何况这可是小强一早就已经计划好的布局,趁着1956年日本共产党被解除了限制,就开始以日本共产党为跳板,在来自中国的资金支持下,对日本进行文化宣传和收并日资企业。
1957年2月的一天,位于日本东京品川区御殿山的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也就是后世的索尼公司本部,走进来几个穿着灰色西服的日本人,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他们就见到了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
“您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明川元一。”
一行人中的领队先双手递给了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一张自己的名片。
“哦?……海尔株式会社……这是个新企业吗?”
盛田昭夫看着名片上的企业名字,自言自语着。
“其实我们的企业在日本成立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明川元一微微低了一下头,做出了谦卑的姿态:“当然,和贵企业的资历比起来还是差很多的。”
盛田昭夫点了点头,有些自豪的说:“哪里哪里,我们的公司也是在1946年才成立的嘛,比起其他企业来说,也是很年轻的――我刚才听你说,这次来找我们,是要和我们洽谈合作的事情,那,这具体是指的哪一个方面呢?”
“当然是在技术方面了。”
明川元一从公文包里拿出来了一份彩印的宣传册,递给了盛田昭夫:“我听说,贵企业正在研究电子管是吗?”
盛田昭夫一边翻看着宣传册,一边点了点头:“我们在研究电子管的事情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现在日本很多企业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嘛。”
原来,自从有一小批“苏联电子管”从秘密渠道进入了美国后,美国这些年来一直都在耗费大量精力研究电子管,而这种研发电子管的风潮也影响到了日本的电子企业,首当其冲的就是松下电器株式会社,他们从1953年就开始研究起了超小型电子管,尤其是在得到了美国和苏联都在大力研制超小型电子管的情报后,松下更是认为这种精密型电子管绝对会引导未来电器的发展潮流,如果松下不能够把握住这一契机,那么将一定会失去未来的巨大市场。
是呀,毕竟这松下在30年代就已经能够生产电子管收音机了,这种技术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困难,而对于此时刚刚成立十一年的索尼来说,对精密型的电子管研发还是遇到了非常多的瓶颈的。
其实历史上,这一时期,索尼早就已经生产制造出了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的收音机tr55,而且同一时期的世界范围,也已经开始渐渐使用晶体管来取代电子管了,但是谁让小强动了歪脑筋,把整个世界的科技树都带歪了呢?现在苏联和美国都认为这电子管才是未来,晶体管?那不过是一种不成熟的替代品罢了,谁会去搞呢?
于是,日本的电子行业也遇到了这一情况――大家都在偏执的去搞电子管,没人理睬晶体管,这使得原本早就应该搞出来晶体管的索尼现在还在攻克着电子管的难题,而今天明川元一的话,更是惹得盛田昭夫有些不耐烦――作为一个电子行人尽皆知的事情,你问的这个问题不是脱裤子放屁嘛?
明川元一笑了笑:“但是,我猜,贵企业在研发方面遇到的问题一定很多吧。”
盛田昭夫把宣传册递给了一旁的井深大,然后沉闷的叹了一口气:“是啊,这种技术的研发,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啊。”
“这也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了。”
明川元一笑着从公文包里拿出来了一个样品――这是小强从后世带来的电子管,不过比起卖给苏联和美国的那种小型电子管来说,现在明川元一手上的电子管明显粗糙了很多,也大了很多,但是比起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常见的电子管而言,做工绝对堪称精细了。
“哦?这个……”看到明川元一手上的电子管,盛田昭夫和井深大都惊讶极了,尤其是井深大,他甚至扔下了手上只看到了一半的宣传册,将整个身体都探了过来:“这个……这个是电子管啊,这是哪里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