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许政委讲完印度的种姓制度后,冉团长忍不住骂道:“这他娘的印度官老爷们还挺会玩儿啊,弄出了这么多花花肠子的东西。”
旁边的一个参谋也好奇的问:“许政委,那些印度人咋不反抗呢?凭啥那个啥帝的还有啥破锣说什么就是什么啊?”
许政委笑了笑:“这还是因为印度教这一千多年以来对印度人的洗脑导致的,低种姓的人甘愿吃苦受罪,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自己‘前世’做了太多坏事,这一世要偿还,所以他们甚至希望多吃苦,多遭受非人的待遇,以换来下一世能够享福;就算其中有一些低种姓,甚至所谓的贱民会考虑到反抗,但是也会立刻被同一阶层的人当做异类排斥;就好像一个人军人天天嚷着当逃兵,一个医生说自己不看病要去杀人一样,会让其他同阶层的印度人群起攻之,这样长久以来,这种阶级就渐渐稳定了,不会有谁会想着推翻,或者做出什么改变。”
冉团长听得直摇头:“真没想到这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制度,唉。”
几个人正聊着,一个通信兵起身报告到:“师部命令:158团、159团立即原地休整,期间需提高警惕,随时等待下一步命令。”
听到师部这个命令的冉团长咂摸了一下,扭过脸问身边的158团团长唐悦众:“老唐,你说着是咋回事儿,咱这都到甘托克了,咋还不让打了?要我说,直接让炮兵营按照坐标给那些印度人来上一顿炮击,然后咱坦克和步战车开上去就完事儿了。”
唐悦众也摇了摇头:“是啊,谁知道师部这是咋想的?不过咱也得听师部的,我看啊,这侦察连的侦查不能停,一看到印度人有啥异动就赶紧汇报。”
“行!”
冉团长点了点头。
各位可能觉得奇怪了,为什么驻扎到甘托克的解放军要原地休整呢?
原来,这是要已经在前线的部队等一下解放军从缅甸方面出发的部队。
1952年朝鲜战争结束后,杜鲁门的战略重心转移到了欧洲,在放弃日本的同时也放弃了在缅甸的国民党残部,这就导致了这些残兵在失去了台湾的援助后,又再次失去了美国的声援,一时间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而此时“驻扎”在缅甸的,正是由李国辉带领的国民党第八军237师709团。
从1950年初开始,李国辉便率领着第八军下属的709团据守滇南,时时刻刻准备策应反攻大陆,然而当时的解放军同时从四川和广西发动千里奔袭,一战过后,第八军势如山崩,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此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国军在前面逃,解放军就在后面追,有些跑不动的国军干脆就举手投降,然而李国辉率领的队伍却相对完整的在后撤过程中保存了下来,当时李国辉认为,只要部队逃过中缅边界的界河,自己就能够活下来――毕竟解放军是不可能追到缅甸的吧?就这样,李国辉率领着一千多士兵,从四川西昌越过大小凉山,进入莽莽苍苍的滇南丛林,爬过了与金三角接壤的千里国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