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买了一台中国产的海鸥摄像机。”
伊万诺维奇笑了笑:“这是海鸥的新产品,在苏联还没有面世……比起我们常用的那种摄像机,中国同志的更轻便,更小巧……而且在那边买胶片更加便宜,我算了一下,至少能省下30%,你们知道的,我小女儿三岁了,我想用这种摄像机来记录她的成长。”
“你可真是个精明的家伙。”
维克多有些嫉妒的说:“下次如果有这样的出差机会,我也要申请去中国――我早就想换掉家里的那些国产电器了,电视机、冰箱、还有洗衣机……我们家的洗衣机的噪音抵得上两架活塞战斗机!每次我老婆用它洗衣服,都会吵得我要发火!我真的是一天都忍不了了,而且我算过,如果这些东西在中国购买,然后找一辆车送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再运到这里,就算加上运费,也要比在这边的商场便宜……”
“你买的东西太大了,运回来太麻烦了。”
安德烈摇了摇头:“而且一旦遇到碰撞的话,维修的费用也要花不少……如果是我,我会去买袖珍的收音机还有电动剃须刀,还有中国同志生产的微波炉――上次中国商品展销会的时候我去看过,那种微波炉真是太棒了,哪怕是冻得像生铁一样的面包和土豆,放进去几分钟就会像刚出炉一样……又轻便,噪音还低,而且还漂亮,看着就让人想买……而且这些东西,有一个大的行李箱就可以装回来。”
“我想这样的机会,以后会很多的。”
伊万诺维奇说:“我刚听说,我们国家已经和中国同志们开始了技术合作,从船舶设计建造到航空航天,几乎是全方面的合作,以后我们国家还会有更多的去中国的名额,当然,也会有更多的中国学生来苏联学习,而且我们两个国家也对在一些研发上共享技术,甚至联合研发。”
“你从哪里听说的?”
维克多有些不敢相信:“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中国了?”
“是的。”
伊万诺维奇点着头:“联合研发嘛,就是中国人过来,或者我们去中国……这是一个好事情,中国人都很聪明好学,而且他们在轻工业制造上的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我认为论是航空航天,还是雷达制造,船舶制造,我们都可以和中国人合作……他们人口是我们的四倍,也就是说,天才也会是我们的四倍……想想看吧,如果我们的工厂多了四倍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共产主义是不是就近在眼前了!”
“是啊,如果我们能够和中国人打成最亲密的合作,那么这对苏联一定是有好处的!而且我听说中国人都很尊重我们。”
安德烈说:“如果我们能够去中国,相信在那里的待遇会比这边更好。”
“是啊。”
伊万诺维奇说:“即使是1953年第一次去中国的时候,我们都有独立的房间,还有额外的津贴……那些津贴甚至是我们这边工资的几倍以上,而且节假日还可以去市区逛一逛,随意买想要的东西……当你赚到比在这里更多的钱,却面对比这里更低的物价的时候,你就不会想离开了。”
“难怪大家都挤破头想要去中国了。”
安德烈朝着自己的同事撇了撇嘴:“可惜我是个副职,如果我是正职的话,也可以去中国工作一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