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一份情报(2 / 2)

所以,为了解决涡喷发动机的种种问题,在50年代末期开始,世界上的各国都开始竞相开展涡轮风扇发动机,又称内外涵发动机,其构造特点是在普通涡喷发动机基础上加装由涡轮带动的风扇和一个外涵道。空气分两路进入发动机,一路通过内涵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组成的核心机),另一路进入外涵道,最后通过共同的喷管喷出。与涡喷发动机相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经济性有较大的改善,耗油率降低约三分之一。

而早在1945年,英国就开始对涡扇发动机进行探索性研究,1948年设计出涡扇发动机的原型机rb.80,1950年利用研制埃汶涡喷发动机的经验和rb.80计划的技术成果正式开始研制r.2“康维”发动机。1953年,“康维”进行了第一次地面试车。又经过了6年的精雕细刻,1959年9月“康维”508才最终定型。“康维”采用了双转子前风扇的总体结构,函道比为0.3~0.6,推重比为3.83,地面台架最大推力为77.9千牛,高空巡航推力为28.9千牛,压气机总增压比为14,风扇总增压比为1.90,而且英国人还在“康维”上首次采用了气冷的涡轮叶片。

而此时站在赫鲁晓夫对面的伊万兴奋的拿出了连夜扩印的照片对说:“是的,就是那个涡扇发动机!我们看了一下情报里的微缩胶卷,上面的资料写的明明白白,里面提到的发动机,全部都是美国最新的涡扇发动机及其衍生产品!我记得,我们在三年前,就了解到了这种比涡喷发动机性能更强的新型发动机的存在,而且我们国内也有在攻关这种发动机,而且我们也知道,美国人也在搞这种发动机……但是我们的情报人员根本没办法接触到这样机密的情报,而这次中国的同志不但带来了这种涡扇发动机的近距离照片,甚至还带来了不少设计图纸……而且不是一种,而很多种涡扇发动机!”

听到伊万的描述,赫鲁晓夫也精神了起来,他的声音都有些走音:“是吗?这是真的吗?你确定?美国人研究的发动机都是什么样子的,你可以描述一下吗?”

伊万一边把从缩微胶卷里放大出来的资料递给赫鲁晓夫,一边说:“资料里显示,美国人以及其盟友已经正在设计或是研发的涡扇发动机当中,有三种被推测为是民用的涡扇发动机,以及一种舰用的燃气轮机。”

赫鲁晓夫点了点头,示意伊万继续说下去。

“我们先说第一种,从中国同志的资料看来,这第一种似乎是来自英国,长约5000毫米,直径约1000毫米左右,设计指标为推力50~60千牛,目前应该还是在图纸设计状态,预计服役时间最快也要10年左右;而且资料里面提到,该款发动机额外还有有带加力段的军用型的设计资料,设计指标显示,加力推力约为80~100千牛,其性能和我们在研的a-7发动机性能比较类似。”

赫鲁晓夫点了点头,重复了一下伊万的话:“嗯……英国人……英国人也在搞这种发动机了啊――那么第二种呢?”

伊万把资料递给了赫鲁晓夫,并且讲解到:“从中国同志提供的请报上来看,这第二种发动机是普惠专门为美国大型飞机――可能是轰炸机或是运输机所设计的新型涡扇发动机,编号为jt3涡扇发动机,从资料上看,这种发动机采用了双轴前风扇设计,地面台架最大推力约为70~80千牛,高空巡航推力10~20千牛,推重比约为4,函道比在1左右,压气机总增压比为13,风扇总增压比约为1.7。”

赫鲁晓夫皱了皱眉头――这种用于大型飞机的发动机对苏联来说真是太重要了,虽然苏联人也一直在进行着相应的研发工作,但是现在看起来,美国人又一次走在了苏联人的前面――按照纸面数据来看,这种美国人搞出来的发动机性能非常优异,如果不是中国的同志故意夸大其词的话,那么安装了这种发动机的美国飞机,其性能一定会得到巨大的提升,这可不是赫鲁晓夫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