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比利时的世博会,主题既然是科学、文明和人,那么我们肯定要在科学技术上拿出来一些东西了。”
作为刚成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人的聂荣臻先开口发言:“我看,太过于先进的东西还是先不要拿出来了,太大的东西运输过去也很麻烦,比如咱们国家现在的那些精密仪器,虽然符合‘科技’这一点,但是一旦展出出去,肯定会引起西方国家和苏联的警觉,所以我建议,我们还是按照目前出口到欧洲的商品来进行科技方面的展示吧。”
小强点了点头:“是的,我看,除了电视机、使用磁带的录音机,以及照相机之外,我们还可以展示我们的汽车,甚至包括仿制的本田g125摩托车。”
“摩托车吗?”
周总理很感兴趣:“小强,你说的这个本田摩托车,就是之前你采购回来那个摩托车厂生产的那个摩托车吧?”
“是的。”
小强说:“之前我们国家已经生产了来自后世南昌长江机械工业公司的长江j750摩托车(也就是所谓的侉子摩托车),但是我看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而g125的性能非常适合当前国际的形式。”
说着,小强就在电脑里调出来本田g125的资料,通过投影仪展示给了大家。
“g125是本田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专门为发展中国家设计的车型。当时本田高层经过调研发现,发展中国家对通勤用的摩托车需求量非常大,但使用环境非常恶劣,车手根本没有保养的概念,车子会被一直骑到不能动为止,随后本田内部经过讨论,确定了使用易维护的顶杆发动机的形式研发一种新的摩托车。1974年开发团队得到新车研发任务,要求这款车能够大规模廉价生产,并且极端耐用。1976年g125研发成功,正式投入生产,g125最初只在日本生产,80年代初曾整车进口到国内,被称为“白金一代”。后来该款摩托车开始在台湾地区和韩国进行组装,后来国内也开始生产了这款摩托车。可以说,当时本田高层的策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g125这款摩托车真的是太皮实了,不管你路况多糟糕,不管你是不是有包养,也不管你上面载多重的东西,只要你敢开,它就敢跑!后来国内许多厂家都开始仿造g125,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型号;而现在国际上的形式,和历史上70年代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差不多,都是刚刚从二战的废墟中慢慢恢复,我们国家之前的j750摩托车已经出口到了东欧,甚至东德的政府还采购了数百辆作为军警执勤使用;所以我们应该再接再厉,把我们国家生产的g125也通过这次博览会的机会推向世界!”
聂荣臻笑着说:“小强啊,你知道吗,之前咱们国家出口j750的时候,那些东欧国家的很多老百姓,都给咱们中国取了个名字,叫‘摩托车大国’,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咱们国家的摩托车性能好,这直接把他们本国的摩托车行业打得一败涂地;这回咱们国家的g125,看来又要继续捍卫这‘摩托车大国’的金字招牌了。”
“要我说,这摩托车大国不算什么。”
小强摆了摆手:“以后我们要成为‘制造大国’,‘科技大国’,‘文化大国’。”
“好啊,小强,有你在,我看这些头衔,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喽。”
毛主席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