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是倾向于和中国人签订这个协议的,只是……只是我们来之前,尼赫鲁和我提到过,她会联系美国和英国,并且希望北约会继续给中国施压,让中国妥协让步……”梅农有些发愁:“毕竟中国是红色国家,如果我们真的和中国人签订了贸易协定,开放了市场,只怕美国和英国会有些不满意。”
“但是在我看来,美国人和英国人能做到的事情太少了,而且现在的中国在国际上根本不会理睬美国和英国……这次战争的失败更是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离中国太近了,离美国或是英国太远了,他们的支援作用太有限。”
德赛叹了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而且我认为,不是我们需要美国或是英国,而是他们需要我们,我们和中国签订协议也是奈之举,倒不如利用这个机会,迫使美国和英国加大对我们的援助。”
说着,德赛坏笑了一下,振振有词的说:“美国人和英国人援助我们的武器本来也是期望通过挑起我们和中国之间的战争,来打断中国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战争一旦爆发,就是个底洞,论你有多少钱,都会迅速的蒸发……我认为,如果我们真的同意了中国人的提议,并且和中国人签下这个停战协议,那么美国人和英国人非但不会敌视我们,反而肯定会加大对印度的各种援助,因为他们肯定不希望看到一个倒向共产国际的印度。”
梅农知道德赛说的很有道理――国家之间的博弈其实就是如此,尤其是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第三方,往往都是能吃了上家吃下家的,想到这里,梅农点了点头:“好吧,那么我们明天就同意中国人的提议……这下论是为了印度,还是为了个人利益,我们都已经做到最好了……也希望事情会像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只是代总理那边……”德赛有些迟疑:“需要有人去说服他……”
“这就交给我吧。”
梅农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南达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会理解我们的苦衷的。”
说着,梅农做了个“金钱”的手势:“他一定会理解我们的。”
德赛想了想:“嗯,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毕竟我们确实没有什么资格再强硬下去了,如果不是顾及到国际上的声誉,中国人完全可以打进我们的首都……您,还有我们所有人,能做到的也只有这样了,我相信代总理阁下一定会认同我们的做法的。”
于是第二天,梅农便一改前一天的态度,笑容可掬的和中国进行了针对《中印停战协议的第二次商讨,商讨的最终结论是,印度方面完全同意并承认中国方面对两国领土的划分,并且承诺将驻军后撤,边界只保留不超过一个团的边防部队;同时承认不丹、锡金、尼泊尔为独立国家,并且承诺在12个月的时间之内将在这些国家内驻扎的印度军队撤走,承诺永不干涉这三个国家的内政;而中国方面也同意“免除”印度的赔款;在双方签署完停战协议后,印度的代总理南达则又和周总理签署了两国开放市场的贸易协定,协定中着重写明了,除非中国的文化产品中包含明显的暴力、成人、或是分裂印度等不符合印度法律的内容,否则印度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形式阻止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印度的销售和传播;而南达对此也毫不介意――不就是漫画和吗?进入印度市场时间我们会先审核的,是否符合印度法律还不是我们一句话的事儿?哼,你们中国人想通过文化产品颠覆印度的美梦是注定要破碎的!经过我们审核后,只有真正害的内容才可能进入印度市场――而印度,是不介意那些百科全书或是儿童画册来丰富印度的文化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