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纪知道,在现在的日本,美国人是可以凌驾于法律上的,一向高傲的美国人肯定不会容许日本人做出这样事情的。
“岸信介一定想不到,自己有能力点燃火,却没能力扑灭火。”
今野次郎环顾了一下周围,见到电车上没人注意到自己,就继续压低声音:“对于那些愤怒的青年来说,攻击日本共产党,可以很快演变成攻击中国,继而变成攻击二战的同盟国,火一旦燃烧起来,就很容易被风所引导……玩火的人,必然被火焰所伤啊,岸信介这次是玩火自焚了。”
看着今野次郎的表情,由纪立即明白了什么:“次郎,难道是……”
今野次郎点了点头:“浑水摸鱼嘛……既然岸信介想借口‘民意’而对付我们,我们也可以借口哦‘民意’来把他拖下水……”
由纪有些惊讶的捂住了嘴,紧张的看了看周围,见没人注意到自己后,才小心的说:“次郎,这样子做会不会有危险呢?”
“这只是对等的报复罢了。”
今野次郎不在意的说:“我们也没做什么,那些被‘煽动’起来的年轻人是很容易被极端言论影响的,我们只不过是在人群里说了一些更极端的话罢了,就像车上的这些人一样。”
说着,今野次郎瞥了一眼电车另一边宛如打鸡血一般面红耳赤的最几个中年人:“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岸信介怎么收场吧。”
其实,这种利用民众“爱国”热情而故意进行别有用心引导的情况,在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例如西安市曾经爆发的打砸日本车和日本店铺事件,当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至今很多人提起来这件事,都会嘲笑“爱国小将”、“脑残小粉红”,然而事后经过调查,其实参与打砸抢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当地的业游民和混混,借着机会来闹事,而当时学生们根本就没有进行打砸;而且在打砸期间,他们甚至使用镐头等武器进攻维持秩序的武警和特警,事后根据执勤的武警回忆,这些人明显都是有组织的,他们很了解武警特警执勤规则和流程,甚至会使用分割包抄的方式针对落单的特警进行攻击,如果不是后来武警的及时支援,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事故,而且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拿着武器的人根本不是学生――论从年纪,还是行为,到衣着打扮,都不是大学生的样子,而事后被逮捕的暴徒也都被证明,基本都是当地有案底的混混,所以后来才会有人怀疑,在这件事背后有境外势力参与,借着爱国由行的掩护,进行打砸抢,并且污名化爱国行为。
而2014年的香港保钓事件事后也被证明是境外势力从中作祟,当时日本民间突然爆出来“购买钓鱼岛事件”,随即几名香港人便跑到钓鱼岛插国旗,宣称钓鱼岛是中国的,一时间引发热议,网络上的公知大v也瞬间变得“爱国”,发文支持香港的保钓举动,甚至不惜借此嘲讽国内的爱国人士“你看香港人都身体力行的去保钓,你们这些废物就是键盘侠,只会躲在网上瞎叫唤,有本事你们也去钓鱼岛上声明主权啊。”
但是很快,这些去“保钓”的香港人就被证明是港读,并且爆出他们之前还经常在网络上发布极端仇华言论,在证据面前的这些港读分子居然跑到钓鱼岛上“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岂不是奇怪?但是,这法阻止公职大v的洗地,他们说,这些香港人嘴巴上虽然“不爱国”,但是其实是“恨铁不成钢”,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坚持站在国家这边,反观“爱国小将只能当键盘侠,一旦出事儿了就尿裤子。”
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这些公知和港读看上去似乎是良心发现了,但是真相是,当时的中日即将建立自由贸易机制,并且正在商谈人民币日元跳过美元,而直接互换;这显然是动了美帝的蛋糕,随即日本民间爆出“购买钓鱼岛”事件,然后香港的港读又去“保钓”,显然就是故意激化钓鱼岛的问题,破坏中日的商谈;而尽管当时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尽量想淡化这个事件,并且私下会面了486,但是最终还是被“愤怒的民意”裹挟,这次中日之间难得的合作也宣告流产。
由此可见,民意是很容易操控的,即使出发点是好的,只要有人在民意群情激昂之时引导一下,爱国的行为也可能变成误国的行为;而且境外势力往往也可以借题发挥,来污名化爱国的行为,让爱国者被打上“脑残”、“冲动”、“愚蠢”、“碍国”等标签,把爱国和打砸抢联系到一起,甚至在你发表爱国言论的时候,普通人下意识会想到“砸车”、“烧店铺”,然后冷嘲热讽一句。
这就是赤裸裸的杀人诛心。
毁灭一个组织最好的办法,不是到处宣扬这个组织有多坏,而是冒充这个组织去做坏事,这样的效果事半功倍;而现实中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很多时间去搜索这些资讯,他们总会下意识的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加之人类天然有一种质疑权威的习惯,通过这一点,往往就可以达到某些组织不可见人的目的了。
而此时的日本共产党显然也深知这一点――既然岸信介你煽动一些业游民和偏激的年轻人来攻击日本共产党,那我们就更进一步,把火烧的更大一些,直接把美国人也拉进来,我倒是要看看岸信介会对这些人做什么样的定义,又如何处置他们呢?把他们当做英雄?那么美国人会同意吗?把他们当做罪犯?但是这可是你煽动起来的哦,你要这么明晃晃的打自己脸吗?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