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蒋纬国的话,蒋介石不由得侧过脸看了一下自己的儿子:“然后呢?”
“他家里的儿子说,他爸是国民党军官,解放后被人举报,抓了起来,后来判了刑,我问他,你恨不恨共产党呢?毕竟你父亲被共产党判刑了嘛?您猜他怎么说?他说不恨,因为他知道,他父亲当年没少做仗势欺人的事情,娶了好几房姨太太,当时在镇子上的老百姓都说,一怕日本人,二怕国民党……国民党执政的时候,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欺男霸女,横行乡里,都是没人敢管的;共产党来了后,恶霸土匪都被枪毙了,原本归在他家名下的土地分给了所有人,原来四面漏风的房子国家都给换成了砖瓦房,原本跑马车都费劲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我问他,你想没想过,如果现在还是国民党执政,可能你还是有着大片的土地,还是可以当老爷,他说,他想过,但是他读了书,懂了道理,国民党和日本人一丘之貉……”说到一丘之貉这个词的时候,蒋纬国下意识瞥了一眼蒋介石,看到自己父亲表情还算平静,才继续说:“父亲,您也是知道的,越到后期,过敏挡内的腐败确实越来越严重了……老百姓这样看我们,不足为奇。”
蒋介石叹了口气:“是啊……那个时候,已经是管不了了,就像是房子里的顶梁柱被蛀空了,你又能怎么样呢?换一根新柱子?那房子就塌了,我们就只能先这样子支撑着,至少当下,房子还没有倒,就坚持一天算一天罢了。”
蒋纬国知道蒋介石在说什么,他也附和道:“是的,父亲,鲁迅的《范爱农里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这是我们民国时期的真实写照啊,我们没有像共产党那样是替人民发声的,相反,我们确是站在士绅地主那一边,给他们撑腰,帮着他们压榨百姓,那百姓会怎么看我们?而且彼时的国家,虽然表面是统一的国家,然而到了基层,完全都是各种乡绅横霸一方,中央拨款,他们敢贪,征缴税款,他们敢分;有些地方的乡绅,左手挽着城里的日本人,右手拉着山上的土匪,就连我们都得罪不起,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能怎么办呢?而共产党来了,就把那些骑在人民脖子上的资本家和地主打翻在地,把原本就属于人民的财产归还人民,,现在中国的农村,人人都有土地,如果你不想种地,也可以去城市里务工,参加建设,家里的土地可以租给别人,秋收后,你也一样可以领到粮食……大家都能吃饱饭,穿暖衣,日子越来越好,老百姓当然会拥护共产党了。”
“其实同样的情况,在日本也能看到。”
蒋纬国继续说:“我看了一份内参,里面写到,一些日本人在得知琉球人民生活的比他们好之后,先是愤怒,随后就是奈,继而把愤怒发泄在了日本政府身上,因为在日本人看来,琉球人凭什么能过得比他们好?那种歧视在日本是根深蒂固的,但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琉球,衣食住行,都要比日本人民要好,一些日本人就会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最终只会认为,那是因为琉球有共产党的领导。”
蒋介石有些意外:“日本人真的会这样想?”
“当然,从1953年开始,日本碍于战后经济萧条,就开始有专门的掮客从琉球走私物资到日本黑市,那些日本人如果想吃饱饭,就不得不去黑市进行交易,短时间内,也许他们还不会想太多,但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呢?一边是国内物资的紧缺,一边是海外物资的充裕,就算他们装傻,也瞒不住自己的良心吧?这些日本人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怀疑,为什么琉球人可以吃饱饭,他们却不可以;为什么琉球人不用担心驻军威胁他们,但是日本人却要面对被美军欺辱,却处申冤的困境,甚至他们会觉得疑问,为什么曾经被他们占领的中国,现在会让美国人都退避三舍,而对比一下日本和中国,最明显的区别,自然就是双方的体制了。”
蒋介石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什么话都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