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去中国就对了。”
崔卫国说:“中国比苏联好多了,你看,苏联都要从中国进口东西,这说明啥?说明中国比苏联强!不然苏联干嘛不自己生产?”
劳动人们的思想就是很简单,他们没有考虑到重工业的事情,只是单纯的从民生的角度看问题,觉得中国生产的东西好用,中国的电影好看,那科技肯定比苏联发达……只能说,苏联人吃了不会宣传的亏,虽然明面上的能力要比中国强,但是朝鲜的普通民众,居然还真的以为,中国并不比苏联差。
“我女儿今年在中国留学第二年了。”
金勇男乐呵呵的说:“她上个月还给我写信说,毕业后可能会留在北京工作一段时间,在那边会更有发展,哎,我老婆还舍不得呢。”
“这样也好嘛。”
崔卫国说:“在中国多学一些东西,以后回朝鲜,估计都能直接当厂长了……那个,我上次说,托你女儿买的那个东西……”
“哦,记得,收音机对吧?”
金勇男说:“放心吧,这事儿我不能忘了,我女儿说了,等学校放假了,她们这些朝鲜的留学生都会一起去北京的百货商场买东西,到时候一定给你带回来。”
“那就好,那就好。”
崔卫国高兴得脸上都是褶子:“哎,这收音机啊,还的是买中国原产的,咱们朝鲜自己组装的就是不行啊。”
“这……倒是。”
崔卫国虽然有一颗爱国心,但是实事求是的说,朝鲜生产……或者说,朝鲜组装的收音机确实问题多多,不是接触不良,就是声音忽大忽小,那铁皮壳子也又笨又重,完全不如中国原厂生产的小巧轻便,声音又好,而且中国产的耳机音效也要比朝鲜产的好得多,戴上耳机听音乐,就好像那歌手在你耳边唱歌一样。
“那买收音机的事儿,就辛苦你了。”
崔卫国看了看表:“哎呀,我得回家了,今天家里来亲戚,不聊了,我先走了。”
“哎,好。”
金勇男打过招呼,目送着崔卫国兴冲冲的离开了。
“这个老崔真是的。”
看到崔卫国走了,李顺花小声抱怨着:“知道我们女儿去留学了,就老缠着我门给他带东西,去年给他带了两瓶中国的白酒,结果在火车上碎了一瓶,把女儿的衣服都弄脏了,他也不说对不起,今年又找我们。”
“算了,谁让老崔的爸和咱父亲是老同事呢。”
金勇男奈的说:“等咱女儿留学回来了,就不用理他了。”
而另一边,在北京大学,金勇男的女儿金玉珠正在和其他同学一起忙着封窗。
在北方的秋天,封窗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一般的学校都会在十月中旬开始动员同学们一起参与,大家先是用锯末堆在两扇窗户中间,然后用黏满浆糊的白布条将窗户缝隙贴满,这就算是完成了入冬前的准备。
“敏花姐,这浆糊再兑一些水吧!”
金玉珠舀了一下脸盆里的浆糊,然后叫住了一边的全敏花:“这浆糊太浓了。”
“好嘞!”
全敏花放下手里的棉布条,起身去水房打点水。
在中国读书已经七年的时间了,朝鲜战争时期的阴霾似乎已经渐渐淡去,虽然有时候在噩梦里,全敏花还是会回到那间四面漏风的房子里,看到那些面部狰狞的美国兵,但是只要从梦里醒来,看到寝室里陪着自己的其他朝鲜姑娘,她就会安下心来。
原来,自从七年前,她和姐姐在朝鲜刺死了那几个好色的南朝鲜士兵,并且拖着发烧的身体找到了中国志愿军后,志愿军就将这两姐妹送到了丹东市养伤,在养伤期间,医院里的大夫们听说了两个人的故事,都不表示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