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珊并不太懂这些政府官员的暗箱操作,有些诧异的问道。
“他们?他们当然不介意!”
维达恩说:“哪些官僚们也会把好处分给中国人一些,这样一来,他们只会帮印度人演好这出戏的――实际上,我们和中国人的每一笔交易,资金都是要先进入中国人的口袋里,在交易完成后,这些中国人就会把相应的利润分成交给印度外贸部门的官员,可以说,这就是共赢!那些中国人很懂得做生意,这样赚钱的买卖,他们肯定会一直做下去的!”
“但是这种交易早晚会被发现的吧?”
卡珊还是有些紧张:“如果新德里的官员去中国进行调查,他们就一定会发现这些商品价格的问题的!到时候外贸部门所有参与到这个事情里的人都会被逮捕的!天啊,我不敢想下去了。”
“不,他们不会调查到的。”
维达恩摆了摆手,安抚了一下自己的妻子:“我们早就已经和中国人协商好了,所有的价格都是统一的,也许某一件中国商品在他们国内只值500卢比,但是我们协商后,这些东西就值800卢比了!而且外贸部门的数据和清单上的价格也都是统一的,论谁来检查,也查不出一点点毛病,至于中国方面更是如此,就算新德里的那些蠢货想更深入的调查,中国人也是不会同意的,而新德里的那些懦夫们根本不敢忤逆中国人,要知道,接受中国的商品可是写在和平协议里的,那些新德里的官员已经被中国人吓破胆了!甚至一提到那个协议,他们就会发抖,况且……”维达恩话锋一转:“就算一切暴露了,并且把我们全部抓起来,那么短时间内外贸部门的停摆也是新德里法接受的,更何况,那些上级官员们早就买通了更高级别的官员,这个事情我们可以放心去做,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这项交易会一直继续下去,直到子子孙孙。”
听到自己的丈夫这么说,卡珊也算是放下了心:“那真是太好了,可是最近一次贸易,你从中拿到了多少呢?”
维达恩得意的说:“哦,其实我能分到的并不算多……大概8万卢比吧,这是约定好的分成,半个月一次,没有什么生意比这个更赚钱的了,是吧。”
要知道,这个时期印度的gp也只有336亿美元,作为一个外贸官员的维达恩居然半个月就能赚到8万卢比,这可绝对不是一笔小钱了。
“我们再努力几个月,就可以在老家再买一片土地了,我们要在哪里盖个庄园,然后雇佣更多的佣人!”
维达恩满怀憧憬的说:“那边的负责人和我关系很好,而且也是个捡钱眼看的家伙,只要一点点小钱,就可以收买他!到时候他就会帮着我们把那些贱民赶出去,把土地卖给我们……这样我们就可以开着汽车在自己家的庄园里驰骋了,而等我退休后,我们将会成为那里最富有的人,我们甚至可以拿钱给我们的小儿子参选当地的领导人,这样一来,我们的大儿子接替我的职务,小儿子在当地也变成了执政者,我们的家族就会越来越壮大的。”
卡珊也沉浸在自己丈夫编制的美好构想里:“到时候我要买更多的沙丽,还有更多的黄金首饰。”
“当然,还有中国的汽车,中国的家电……”
而另一边,第一批印度的留学生也来到了中国。
作为停战协议的一部分,中国要求印度每年必须派遣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当然,所有的费用由印度方面支付,而作为印度的第一批留学生,印度方面也进行了全面的筛选。
筛选留学生对于印度教育部而言并不是难事,首先,广大的贱民们肯定是没有资格了,至于婆罗门和刹帝利……人家怎么可能背井离乡去中国留学?这些高种姓的人就算要留学也要去亲爹英国那里呀,所以这些留学的名额就被印度教育部当做恩赐一般分配给了吠舍和首陀罗。
在印度种姓制度里,吠舍是要供养刹帝利和婆罗门的,一般主要以商人为主;首陀罗则是高级的佣人和工匠为主,这两个阶级的孩子虽然比起贱民好一些,但是也仅仅是“好一点”而已,对于婆罗门和刹帝利而言,他们与贱民的区别就像宠物狗和野狗的区别一样――反正都是狗而已,自己有可能对宠物狗友善,但是绝对不会对野狗友善的。
而这些来到中国留学的印度人,在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发展和成就后,内心会受到什么样的冲击呢?尤其是作为商人种姓的吠舍,他们将会变成印度买办党最忠诚的走狗,帮着刹帝利们压榨印度人民,彻底将印度变成中国商品的倾销地,甚至在未来中国的产业转移政策下,变成中印友好的鼓吹人,那些在印度拔地而起的密集型工厂,将变成他们的荣誉和功绩,被他们称之为“现代化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