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想到这种技术居然是中国人先研发出来的,安德烈元帅又觉得内心有些不安――这些中国人的脑子真是好用啊,居然这么快就研究出了反应装甲……想必是那些去美国留学和工作的华裔提供的技术吧?但是这样一来,莫非美国人也在研究这种东西?但是我们的情报部门可没获得过这种情报啊……想到这里,安德烈元帅随口说到:“不知道中国同志能不能向苏维埃公开一下这种装甲的技术呢?当然,还有那种复合装甲的技术。”
朱老总痛快的说:“当然可以了!中国和苏联一直都是友好的国家,这种技术我们本来也是要提供给苏联的,只是目前还没有经过实战检验……”
安德烈元帅知道朱老总在想什么,他连忙开口说:“其实苏联方面也是想和中国同志一起联合研制这个技术,以便让这种反应装甲更快的能够应用于实战上……苏联对于坦克相关的技术还是很有心得和经验的,我想中国和苏联的合作,将会加快这种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的研发进度的。”
“太好了!”
朱老总激动地说:“其实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看着朱老总的神情,安德烈元帅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中国同志可能真的只是因为技术不行,才剑走偏锋硬生生搞出来复合装甲的吧?然而自己还质疑他们……哎,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是中国同志,肯定要把这些东西藏起来,然后矢口否认自己在研究这些技术的……看来,我真是怪中国同志了。
当然,安德烈元帅也不是没想过,中国同志可能还藏着更厉害的东西,但是这种想法在他脑海中转瞬即逝――一个刚建国10年的农业大国,工业化才多久啊?能搞出来复合装甲就已经是瞎猫碰死耗子了,他们还能搞出更厉害的武器?别开玩笑了,中国同志要是真有这个本事,那也就不存在什么抗日战争了,他们早就该在1931年把日本人赶下海了……
在参观完了59坦克后,朱老总又带领安德烈元帅参观了“简配版”的86式履带步兵战车――之所以说是简配版,是因为这款步兵战车并没有安装后世的73毫米低压滑膛炮,而是安装了和63式装甲车一样的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而且车内的一些涉密的通讯系统也已经拆除,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正在研发中的新型步兵战车一样。
安德烈元帅钻进86式步兵战车简单看了一圈后,就走了出来。
“嗯,这是一款很不的步兵战车。”
安德烈元帅由衷的称赞道:“这款步兵战车设计的很漂亮,只是火力上还是有些欠缺的……但是我能看出来,这种战车以后一定会在战场上绽放出光彩的。”
朱老总心里说:“那还用说?这86步兵战车就是你们苏联的b-1步兵战车啊!按照历史来看,再过2年的时间,苏联军方就会发布研制新型步兵战车的标书,随后苏联的各大战车设计局就会为了争夺这个大订单,而纷纷拿出了自己设计的样车,由于当时就连这些苏联专家自己都不明白这样的战车该如何制造,所以设计出来的图纸一度极为混乱,由此还产生了轮式、轮履混合、履带三种样式图纸大混战的情况,最后履带式的765工程胜出,也就是苏联后来的b-1步兵战车,随后这款战车就出现在了1967年的红场阅兵上,一度成为了世界的焦点。”
只是可惜,现在安德烈眼前的这款脱胎于b-1步兵战车的86步兵战车已经在中国被研制出来,并且即将参加59年的建国十周年大阅兵,所以……以后苏联的b-1步兵战车怕是要么就要面临大改,要么就只能跟中国搞联合研制了,想到这里,朱老总笑了笑,心里又嘀咕了一句。
“小强,你小子真是太坏了!”
几天后,回国的安德烈元帅将这次参观的经历和照片整理成了文件,并且递交给了赫鲁晓夫,在文件的结尾,安德烈元帅向赫鲁晓夫提议,希望苏联能够采购中国的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技术,并且将其应用于苏联的t54以及后续坦克上。
而几乎是与此同时,中国方面的电报也被送到了赫鲁晓夫手上,中国同志在电报里表示,这些技术可以免费提供给苏联,但是中国同时还希望采购苏联的米亚4轰炸机以及直升机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