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既然知道历史上仙童公司是怎么成立的,49位面自然就不会让这个在后世极具影响力的半导体公司再次崛起了,所以从53年开始,中国的情报人员就已经开始接触了美国记录在册的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的技术人员,当然,这其中就包括了那“八叛逆”,并且通过提供样品和研发思路的方式,将他们的研究方向偏转到了电子管上。
因为这个时空下中国电子管进入了美国市场,所以尽管1947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制造出来了第一个晶体管,但是比起电子管而言,这晶体管简直就是残次品,这也直接导致了美国官方也开始中断了对晶体管的研究,自然,这八个叛逆的天才也被电子管的高性能吸引住了目光,直到1956年,包括肖克利在内的美国科学家,还是沉浸在电子管的高性能中法自拔――其实这很好理解,假设蒸汽机的性能远超内燃机,那内燃机还有研究的必要吗?
但是对于新中国而言,此时已经基本掌握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技术,所以那早就该扔到垃圾箱里的电子管嘛……当然就可以卖给苏联咯!
“中国同志要像我们提供全套的电子管技术?而且投入生产后,将会极大的节约成本?”
听到这个消息的赫鲁晓夫显然很开心:“很好,这样我们以后就不用忍受进口电子管那高额的费用了。”
柯西金倒是有些犹豫:“我有些担心,中国同志早就已经获得了这种电子管的技术……只是他们一直以‘走私’的借口来应付我们,并且从中收取巨额的暴利。”
赫鲁晓夫当然知道这种可能性,但是他知道,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苏维埃每次出售给中国武器技术的时候,那价格也是翻着番的往上加,中国同志就算真的用国产电子管冒充走私电子管来敲苏联,那也是正常的嘛。
“你说的对,但是不管怎么样,至少我们现在可以自己生产电子管了。”
赫鲁晓夫同志看得很开:“这对我们苏联是有好处的,至于中国同志可能骗了我们很久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这次出售轰炸机和直升机技术的时候再把价格抬高一些。”
柯西金点了点头:“这几年我们和中国的贸易逆差实在是太大了,我倒是真希望中国同志多找我们采购一些武器,这样我们的贸易也能平衡。”
赫鲁晓夫嗯了一声,然后说:“我看,这米亚-4轰炸机,还有直升机方面,我们一定要仔细核算成本,就算是一个螺丝钉,也要算进去,最后再把价格报给中国人。”
柯西金兴奋的点着头:“这真是个好主意!我想我们以后也可以这么做,把武器的研发成本扔给中国同志――他们既然那么想买技术,花点钱总是应该的,当然,这价格也确实有些高,不过我们价格越高,中国同志还价余地也越大,到最后也许他们还觉得自己是占了便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