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自研飞机试飞(3)(1 / 2)

“曹部长,这个飞机整体构架是491工程组下发的107方案(东风107),以及参考了歼轰-7a

和歼8ii型飞机的设计并改进的出来的,就拿进气道来说,由于对加速和高速性能的要求,不能直接沿用歼轰-7a飞机的进气道,因为歼轰-7a飞机的最大速度只有1.7马赫,而且还是固定进气道,其设计时候的高效区间也就在1.7马赫左右,这对于空海军的要求是满足不了的。”

屠基达也不知道小强到底有没有听懂,只是耐心的讲解着。

这时候副总师徐舜寿也凑上来,笑着说:“曹部长,我记得当时歼轰-9进气道设计的时候,我们考虑了好几种方案,从可调激波锥进气道、固定激波锥进气道、歼轰-7a飞机的固定式进气道、可调节超音速进气道、甚至491工程组提供的si进气道,我们都参考过,最后在结合技术资料和仿真模拟软件以及风洞研究之后决定,参考歼82型飞机上使用的二维矩形可调超音速进气道,并匹配秦岭发动机的进气流量进行放大改进设计,使其降低进气总压损失,使飞机的最大速度提升到了2.1马赫,最终达到了设计要求。”

小强点了点头,心想当年的一堆东风方案固然有放卫星的成分,可是都有其研究成果最后还是出现在新飞机上啊,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重获新生吧?

见小强点了点头,屠基达和徐舜寿对视了一眼,那意思很明白:“哦,曹部长听懂了!”

这时候小强突然间想起了一个事――当初歼轰-7通用机种因为探测设备没法满足空军需求空军,后来奈的退出了空军的项目,后来海军考虑到,对海攻击时,海上气象条件没有陆地上复杂,加之歼轰-7的技术因素和高速性能等优点,最终让歼轰-7变成用了中等展弦比后掠上单翼,也成功获得了海军的订单,结果呢,后来空军想采用歼轰-7的时候,这种专门为海航设计的飞机就问题频发,由于机翼失速特征不明显,所以出过好几次重大事故。

屠总师不知道小强在想想什么,继续说:“本来我们是打算考虑全盘仿制歼轰-7飞机的,但是我们在试飞过程中发现歼轰-7a飞机的机翼低空失速特征不明显,好几次差点出重大事故,而且我们自研飞机对空战性能要求的比原来的歼轰-7a

更高,所以我们决定全盘采用歼轰-7a飞机的的子系统成品并以此基础研发,同时我们也参考了歼11飞机的机翼设计了全尺寸的前缘缝翼,并经过大量风洞实验和计算机仿真模拟设计,才设计出来这种新式机翼,实际情况您也看到了,歼轰-9低空飞行性能确实比歼轰-7a飞机好很多。”

.

这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小强面前――姗姗来迟的海军司令肖劲光笑着走过来和刘亚楼打了个招呼,然后又转身对小强说:“小强,你这是要再飞一圈吗?但是你可不能穿这笔挺军装试飞呀,怎么也得换个飞行员的皮夹克才行!”

而一旁的记者,也趁机抓拍了一张照片,在照片里,穿着07常服带着少将军衔的曹小强正握着操纵杆傻笑着看着跑道上的众人,而跑道上的刘亚楼司令和萧劲光司令则笑眯眯的看着小强,这张照片在后世的军坛上被冠以“海陆空三军观摩新飞机(因为萧劲光穿着白色海军常服,刘亚楼穿着深蓝色空军常服,小强穿着橄榄绿的陆军常服)”、“陆军开着空军的战斗机就跑”、“给陆军的小老弟试试飞一样的感觉”之类的名字而流传甚广,一度还成为很多军迷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段子,不过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