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新中国成功发射卫星的消息就通过电视台、电台和报纸传遍了全国,当然,考虑到气象卫星在世界范围都尚属于高科技卫星,之前也只有苏联在1958年12月发射过同类型的卫星,所以新闻中也特意提到,这颗卫星“融合了苏联,东德和中国的技术,其中整体构型和设计是由苏联和中国进行合作的,镜头和部分精密原件则是中国和东德合作,是属于苏联发射的气象卫星‘流星’的同型号卫星,中国将其命名为‘风云卫星’”,借此以打消掉苏联的警惕性。
一直负责苏联航天计划的苏联通用机器制造部部长彼得?尼古拉耶维奇?格罗缅科此时刚好参加完会议,在看到其他同志提出对中国发射卫星的质疑时,他微笑着解释:“中国同志发射卫星的事情在一个月前就已经通告过我们了,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苏联和中国进行技术共享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53年,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同志会觉得诧异。”
“但是中国同志是在苏联发射卫星半年后就发射了同型号的卫星,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技术保密的问题呢?”
格罗缅科的解释显然法让所有人都满意:“发射卫星的技术本身就是绝密的,透露给中国同志倒也没什么,但是如果中国同志的保密等级不够严格,泄露给了西方国家,那么对于苏联将会是巨大的损失。”
“这当然可以的,我们可以藏一点点,然后中国同志也藏一点点,其他国家也藏一点点……结果是什么?当然就是我们的航天计划会被大大的拖延!现在我们要和美国在探索太空上进行赛跑,我们需要华约其他国家全力的支持,这种支持就包括了技术共享,就像是我们正在制造的东方1号宇宙飞船,那是一艘可以载人飞翔太空,并且安全返回的飞船,这艘飞船上的所有太空食品和生命维持系统,以及电子系统全部都是由中国同志提供的,而且中国同志所提供的电子系统计算速度更快,重量更轻――就像是你们常用的那些中国家电一样让人喜爱,那么现在问题是,如果苏联就像个守财奴一样把自己的技术藏起来,那么中国同志会不会也不愿意提供这些技术呢?那还谈什么合作呢?至于中国同志的保密等级,我认为这个事情大家是可以放心的,众所周知,中国同志的核单技术就是我们提供的,现在过去了这么多年,世界范围还有其他国家搞出来原子弹了吗?我希望大家可以选择信任中国同志,而不是总是抱着猜忌。”
“共产国际是要团结所有的供产主义国家,苏共中央当然知道什么技术可以共享,什么技术不能够共享,但是我们的一些同志也不要太过极端,不要觉得只要共享了一些技术,那么明天就会迎接其他国家的背叛――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我们也不要去武装皿煮德国了,我们也不要和朝鲜搞什么海上军演了,更不要跟中国进行技术合作了――这样最后的结果只可能是苏联在国际上再也没有合作的朋友和伙伴了。”
格罗缅科的话说完了,在场的人也都默不作声,不再反驳了。
而另一边,中国发射卫星的新闻也传到了日本,日本右翼的《读卖新闻是第一个第一个刊登了这个消息的报社,但是没有意外的是,这个新闻被放在了报纸的角落里,只有寥寥十几个字,如果不仔细看的话,都会被当做是新闻中缝的讣告。
但是这完全法阻挡那些对中国充满了好奇的普通日本人,尤其是在和中国有关的场合,这更是今天被谈起最多的新闻。
“廖记广东烧腊”离着上野博物馆并不远,老板廖家友一家是十三年前就定居在东京的中国人,靠着一手经过改良的烧腊在东京台东区一带颇为有名,大多数在附近工作的日本人和中国、朝鲜籍日本人也都很喜欢光顾这家店,当然,一般老主顾会选择避开饭口的时间来这里要上点吃食,一边吃一边和闲下来的廖家友聊聊天,而每到中午时间,这个店则是人满为患,等座的人往往要在门口排很长的队。
“唷,中午好啊, 木君。”
一个腋下夹着报纸的年轻人拍了一下在烧腊店门口垫着脚朝店内张望的同事:“还有多久能轮到我们啊?”
“很快啦!”
木转过身咧开嘴,露出了自己那一口八重齿(日本一般称呼虎牙为八重齿)。“前面还有至多三个人了!高木君,如果不是我提前跑出来等位置,只怕我们今天是吃不到白切鸡咯!”
“哎,真是没有办法呐。”
高木奈的说:“我们的课长真是唠叨,不然我们早就可以出来了……”说着,他把报纸从腋下拿出来,然后抖开:“今天早上买的报纸,还一直都没看呢。”
“这家烧腊真是日本第一呀……”说话间,几个中年人一边擦着嘴,一边从烧腊店里走了出来,看到这一幕的 木连忙拉着自己的同事高木说:“高木君,又出来了一批人!我看马上就要轮到我们了……”
“什么!”
突然高木就像看到烧腊店挂出‘今日售罄’的牌子一样带着惊讶的语气自言自语到:“这怎么可能!”
“怎么了?高木君,是在报纸上看到你喜欢的歌星了吗?”
木把头凑向了自己这个要好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