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尼克松侧过脸,看了看全程跟随着自己拍摄的摄像机,微笑着招了招手示意,然后转过头继续对赫鲁晓夫说:“在第一艘搭乘着移民的五月花号到达北美后的短短几十年中,我们就在东海岸建立起了漂亮的城市群,我们勇于探索、勤劳勇敢,有着发达的工业和商业,这使得我们变得比强盛,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我们美国的人民提供了富裕安定的生活,这也是我们成为大多数人心之向往国度的原因,自由,富裕,享受美好的生活,这就是普通的美国人可以得到的。”
这一番堪比演讲稿的发言充分彰显了尼克松的口才,而他身边的摄像师也用摄像机完整的将副总统阁下的发言记录了下来,看到这一幕的赫鲁晓夫也不急于反驳,而是在走到苏联之家的门口后,对在门口等候自己的姑娘说:“解说员同志,请带我们参观一下你的家。”
“当然可以。”
这个漂亮的苏联姑娘起身带着赫鲁晓夫和尼克松走进了展示屋中:“这是一个苏联普通人家的住房,这个家庭是由两个女孩,一个儿子,还有爸爸和妈妈组成的,爸爸是一名光荣的工人,妈妈是一名护士,两个女儿一个在读高中三年,一个在读高中一年,而他们的弟弟则即将小学毕业。”
说着,这个解说员示意大家看了一下墙壁上挂着的全家照片,照片里的五口之家宛如春风拂面一般,脸上带着幸福的笑。
“我听说苏联会奖励一些劳动中表现优异的人,似乎叫做劳模,而他们的笑容,就像是一个个的‘模范’。”
尼克松开了个玩笑,暗搓搓的讽刺了一下苏联人那一板一眼笑容和解说是早就训练好的。
“是啊,我想也许杰克很少有笑容吧。”
赫鲁晓夫反讽了一下刚才美国讲解员讲述的那个故事:“他的家庭就像是地铁一样,来来回回都是各种各样的人。”
听到赫鲁晓夫的调侃,尼克松笑了起来,然后故作友善的一只手揽住了赫鲁晓夫的肩膀,一只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你真是太风趣了,哈哈……我们都知道,一个男人一辈子不多经历一点女人,是法长大的。”
听到这个笑话的赫鲁晓夫,和尼克松一起哈哈的笑了起来――虽然两个国家目前正处于冷战,但是领导人之间还是经常会开一些玩笑的,尤其是在这个相对未来而言,普遍轻视女性的年代,拿女人开玩笑几乎成了美国人的日常了。
而一旁的记者则飞快的抓拍下了这个经典的照片,将这对看似和睦的冤家对头记录在了照片上。
见两位领导人的交谈结束了,苏联的解说员便走上前说到:“请将这里当做自己家,可以随意参观……这里是这个家庭刚刚购买的电视机。”
说着,这个解说员便走到电视机前,按下了开关。
和展区所展示的美国的家庭一样,这个苏联家庭也“购买”了很多在苏联完全没有面世的家电――比如现在出现在赫鲁晓夫和尼克松面前的,就是来自中国的一台24寸彩色电视机――这台电视机也是在半个月前刚刚从中国特殊采购的“试验品”,为了避免这台电视机在运输的途中出现意外,苏联方面干脆直接派遣了一架飞机搭载了几十名安保人员飞到了北京,宛如运输文物一般的把这个大尺寸电视机以及其他未面市的家电一并运回了莫斯科。
对此,其实尼克松本身也是心知肚明的,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他也把目光停留在了这台电视机上,但是只是这一瞥,就再也没办法让尼克松把视线挪开了。